郑芷琪 - 赌上的亲子关系|家长教室

2023-07-04 15:58

父母都会花心思及时间与子女相处,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但往往徒花心力,明明上一秒还好好的,还未及开心,下一秒突然就反面不认人,父母都有感子女难服侍。其实,子女是否真的「突然」反面不认人呢?

就青春期子女而言,因受贺尔蒙影响,是比较情绪化。有时变化之快连青少年自身都毫无头绪,亦令他们有感困惑。此时,父母须理解子女之特性,学习调整自己的期望及情绪,体谅子女的困难,给予他们一些空间沉淀。

面对其他阶段之子女,我们或许需要反思「示好」与「交恶」之强度。我们邀请他外出晚膳,庆祝他的生日,过程中大家都有说有笑。父母觉得成功让子女感受到自己的爱了,感觉关系有所提升。

回家后,子女通讯软件上收到很多祝福,他们也一一道谢,惟没有回应一位不喜欢的亲友。父母因着重子女之印象及观感,立即催促他们作出回应。此时,子女「突然」发难,关起房门,不作回应。父母即时感到灰心,心想:当下还好好的,为甚么一转眼又归零呢?

父母真的不知为何吗?不!只是有时候,为了面子、为了礼数,以及为了家族的表面和平,我们「赌」上了亲子关系。用「赌」这个字,实在不足为过。因为其实父母都很清楚子女的脾性,心知提出这个要求总会掀起波澜,惟父母受礼教所约束,希望「试试看」,「博」子女今次会乖乖就范。

以此事为例,父母对子女「示好」之强度远不及「交恶」。当然,好恶之强,因人而异,那父母又需要好好反思自己对子女有多认识及理解呢?我们是否知道子女之好恶分别是甚么呢?

赌博与输赢唇齿相依,记得多年前曾经有一广告标语:「赢咗场交,输咗个家,值得咩?」父母们,今日不妨想想:「赢咗门面,输咗关系,值得咩?」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郑芷琪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郑芷琪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7月4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文廸 - 走出疫情的暑假|家长教室

真光首推原创粤剧 师生演绎建校艰辛

凌婉君 - 家长情绪要关注|家长教室

黄筠媛 - 在期望孩子改变之前|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孩子阅读真的很困难?|家长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