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 - 从「无言老师」反思正向教育理念|津中乐道

2023-07-10 12:43

近学期尾声,老师们都会互相分享教学理念和经历。彼此通过交流,以期在灵性、教学上面对的哀乐忧苦同勉互励。有老师分享于公馀时间担任联络「无言老师」家属的义务工作。听后我感悟极深:「无言老师」带给我们教育界甚么正面的反思与回响?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接收生前答允死后捐赠遗躯的逝者,作医科学生研究及发展用途。其中「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训练中深入了解人类结构的重要部分,而遗体捐赠者就是当中最默默无声地付出,不以言传知识,却以身作教,故有「无言老师」(Silent Teachers)之称。

「无言老师」藉不言之教以延续生命的温度,是值得大家尊重的。逝者与家属均须放下传统牢固的「全尸」殓殡思维,而遗体捐赠者以「沉默」无私的身躯作教育用途,让我们学习「同理心」、「共情」(Empathy),以关怀及奉献予有需要的群体,这就是生命影响生命的精神。

在香港中学课程,有多元化并且有效的渠道培育正向思维和生命教育。例如,在初中有「公民、经济与社会科」,在高中有「伦理与宗教科」,都对学生的社交、道德和灵性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若加入介绍「无言老师」,教导学生领会奉献者以有限的生命寿数,无私地施予服事,从而让学生体会在困难中勇于面对逆境,学会尊重生命;通过「无言老师」的楷模,建立正向的人生价值观及素质,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产生共鸣感与互系感,发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精神。

相信我们藉着这份充满暖意的生命,影响下一代更积极及正面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同燃亮美善的人生愿景。


张丰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新生命教育协会吕郭碧凤中学校长及香港伦理与宗教教育学会荣誉会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7月10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简伟鸿 - 双皮奶的启示|津中乐道

邝永燊 - 建立中层领导|津中乐道

周修略 - 教育为未来|津中乐道

甄霭龄 - 浅谈AI教学应用|津中乐道

陈得南 - 从心欣赏:考绩的专业交流|津中乐道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