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场|喜欢在香港学校念书

2022-11-01 12:08

上周六,与一位从北京来港念书的中三同学闲话家常。三年多前,该学生因着父母来港工作的关系,要入读香港的小学六年级。一年力拼,学业成绩不错的结果,让他能入读港岛区一所具历史传统的津贴中学。

三年多的时间,虽然有社会暴乱,更有疫情横行,却未能影响该学生在香港普罗中学的学习,也不会阻截他融入香港主流的社会生活。

「回顾你在香港的三年多时间,于求学、于生活,你喜欢香港吗?」笔者问。这位来自北方的本港学生,稍加思考,旋用留有北方口音,却是十分流利的广东话,滔滔回答:「我很喜欢,原因有几点,第一,香港是中国境内最国际化的城市,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都可以在这里,完全无障碍地吸收,西方人士可从香港回忆昔日光辉,并寻求影响中国的未来。而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也可从西化最深的香港,找寻西方的足迹,以及吸取香港西化的价值,这是香港独特的,中西文化荟萃的可贵之处。其二,香港学校的校长及老师们,与学生的距离拉得很近,是亦师亦友的实体版。其三,香港的课外活动参与自由度很高,学生参与的最优先条件,亦可以说是唯一的条件,是个人的喜欢与否,自愿第一,特别是对外的社会服务,学校不需要由上而下动员。学生自愿的,参与就投入,记忆就加深。其四,香港地方虽然小,却充分呈现多元的文化,以及多元的包容,人口挤逼,交通繁忙,中午放学出外找位吃饭甚为艰难,却甚有秩序,呈现很好的公民质素。」

他连续说了几点原因后,再补充:「还有一点,香港的郊野公园特别多,离岛也多,易找易去,这与繁嚣的市区对比,生活与文化风俗两者大有不同,额外有意思,市区极动,近距离又有极静的大片山林海岛可游,很有意思。」

「将来你的志愿想做甚么?」「医生。」「你会留在香港吗?」「当然会!这里是培育我的地方。」快要准备选科的这位念中三、喜欢香港的「北方」同学回答,是句句铿锵。确实,香港虽小,格局大,能量高,愿各方珍惜。


何汉权
作者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长期关注学生全人成长及教学专业发展课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1月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教育现场|错也错得心甘情愿?

教育现场|价值教育要永远长青

教育现场|香港与新加坡

教育现场|学生千日愁困谁能解

教育现场|不要让人才静静溜走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