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场|错也错得心甘情愿?

2022-10-25 12:16

俗世政治,凡人管治,首先要问却永无标准答案的,就是人之初,究竟是性本善,抑或是性本恶?这是科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遗传学等专家,都无法提供到服人的标准答案。

大抵而言,近代欧美国家发展出来的一套政治管理制度方法,背后前设是人性是恶的、不可信的,人若然被赋予权力,权力愈大便会愈腐化。因此便用民主选举制度,一人一票选出代表,选民手持的选票是最大。被选者任内能满足选民所欲所求,连任有望。反之,留落在野,可归田园居,可卷土重来。

在选票最大、选民欲望无限、永结同心的连体效应下,每逢选举,参选者的必杀技就是要扭尽六壬、费尽唇舌,急选民欲望所急,最好是开出期票、大派福利的同时,更要提升选民的安全感、自尊感、自豪感、红利感。令选民负上时间的责任感,则可免则免。另一方面,能制造选民对立面愈多的,危机感愈大愈逼切,选票投入的数量也愈大。当选民人人自危,人人的选票归于「保护者」就愈多。不可忘记的是,法西斯独裁者希特拉的确是德国人民选出来的。

近二十多年,民粹主义政党政客,在西方欧美多国的民主选举制度荫庇下,全面抬头,断章取义「引经据典」,力斥掌权现政府的千般错、万条罪,没有一样事情做得对,一边凝聚同道选民中人,一面制造强大的敌人,愈大的危机感,愈能产生庞大的投票意欲,「保护者」一旦落选,世界末日将临。

把美国内部推到族群撕裂、忘顾国际公义、大言不惭也大话连篇的特朗普,竟当选美国总统;披头散发独断脱欧、口若悬河却前言不对后语的约翰逊;在位仅四十五天的英国首相卓慧思,四十五天前一登首相位就胡作非为,使得英国经济混乱,再衰退;自动辞职后,同样「钱银得意」,可领取逾百万津贴使费。上述位位「杰出」领袖都产自西方的民主选举。

甚么叫民主?甚么叫选民?甚么叫为人民服务?西方谚语颂赞西方民主选举「尽管错都错得心甘情愿」。从教育角度看,为何明明错都要心甘情愿?愈牢固的政治制度,愈优异的政党,政客们,每一次错误的决定,最受害的就是无辜的老百姓。


何汉权
作者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长期关注学生全人成长及教学专业发展课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0月25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延伸阅读:

教育现场|价值教育要永远长青

教育现场|香港与新加坡

教育现场|学生千日愁困谁能解

教育现场|不要让人才静静溜走

教育现场|文化与教育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