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别心急 免给子女太大压力
2022-05-06 12:43
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棉花糖实验」,测试小朋友能否忍耐棉花糖的诱惑,延迟满足,并追踪调查这些小朋友长大后的学习、工作、人际关系发展,研究指出,儿时可以忍耐等待的孩童,长大后在各方面均有更稳定的表现。
的确,心急、渴求即时满足均是小朋友的特徵,不过它们未必是小朋友独有的特徵,有时候,家长会否亦心急,想见到小朋友即时的改变?
成长急不来
不少家长怨言,对于要不断提点孩子同一个行为,觉得失望甚至恼怒。事实上,要孩子培养新的习惯需要坚持和耐性。一般人至少连续二十一天,每日重复做三次新行为,才会产生新的行为记忆,然后大概九十天才会成为新的习惯。
举例,疫情底下,笔者期望儿子可以记得回家先除口罩、洗手、换衫,才做其他事情。而即使是这套简单的步骤,我也要每天提醒他,持续练习,方使他内化这套新习惯。故此,除了小朋友需要戒急,家长亦需要有这份觉察呢。
宏观来看,儿童的生理发展无法加速,幼儿几多个月会坐、转身、爬行、走路,总要到特定时间才会发生。同样,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其时间表,例如情绪方面,零至八周的婴儿主要有满足、惊讶、厌恶、高兴的情绪;三至九个月开始有生气、害怕、悲伤的感受;二至四岁能体会骄傲、妒忌、罪恶感;五至六岁展现自信、谦虚和担心;可见儿童的情绪随着时间由简单变得复杂。这些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里程碑正好提醒家长,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等待。
记得笔者的儿子K2时,间中表现情绪化和冲动行为;但K3时,班主任在家长日赞赏他情绪控制能力高了,冲动行为减少,而且懂得反思、表达感受、自我安慰。老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如何学会情绪管理,其实因为儿子家中气氛和睦,不用费神焦虑,所以他只须顺应自然的时间表成长,就可以展现「明显」的进步了。意思是,三至四岁的小孩的确未能好好控制冲动,但五至六岁就有这能力了,也能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家长若见到孩子有令你担心的「问题」出现,可以先想一下,它是「真实」问题,还是时间问题,以免给予子女不必要的成长压力。
给时间栽种
有时我们很快捷便可以从工作上得到自我肯定感觉,反观照顾小孩子成长,却是日复日看似平凡的度过,不会很快见到「成果」。不过,希望家长都会记着,孩子的成长急不来,我们给予时间栽种的生命,将是最丰硕的果实。
文︰Kelly妈妈
(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5月6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
延伸阅读: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