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看见子女争执 父母情绪失控 可能与童年阴影有关

2022-01-25 11:54

万人迷姜涛最近推出一首新歌〈镜中镜〉,表达出道三年的体会,发现自己一直介意舆论和评价,曾感到受伤和想逃避,但他慢慢竟看到,伤得自己最深的,其实是内心的自我怀疑及批判。这道讯息富强烈心理学理论影子,家长也可以尝试应用于育儿经验上。

很多时,我们对外在发生的人和事有许多正面、负面的评价,也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骤眼看来,评价是基于客观事实分析,那么为甚么不同人对同一事件会有相异看法及感受?原来这是因为我们过往的人生经验并不相同,有一些未消化的感受会因着「触发点」(triggers)而再次呈现,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换言之,外面的环境看似是影响我们的主要因素,其实冲击我们更深的,往往乃是内心之活动。


未消化感受

以育儿日常为例,美国著名精神科医生Daniel Siegel在《第七感》一书提到,他曾经因为一对子女争吃法式可丽饼(crepe)而大发雷霆,事后他感到懊恼而后悔,反思为何自己会表现过激反应。静思后,Daniel Siegel发现,原来一对子女争执的画面,正正触动到他潜藏的童年伤感回忆:Daniel Siegel与他的哥哥一直要好,直至哥哥自青春期开始结交更多外边朋友,就与Daniel Siegel情感上疏远了。这位精神科医生因自己过去的遗憾而过于渴望见到一对子女相亲相爱,于是兄妹间普通不过的小争执就引起他莫大的脾气,幸好他事后主动与子女解释,彼此修和。

以上例子并不罕见,笔者听过不少家长都为子女间的争执大伤脑筋。事实上,兄弟姊妹往往透过争拗、闹交等场景去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例如是忍耐、分享、表达己见等,是必然而正常不过的相处片段,假若家长为此感到烦躁恼怒,或者可以尝试内观检视:是否这些争吵片段触发到你内心的其他部分?例如是于忙碌的工作日程后,你渴望在家中感受到安静平和的气氛,稍事休息?又或者你本身是一个害怕处理冲突的人,所以见到子女争吵就担心自己无力应付,失却冷静之馀更有过大的情绪反应?

的确,育儿日常充满许多令家长、照顾者产生情绪反应的时刻,下次如果这些场面出现,大家或者可以先停下来数秒甚至更久,深呼吸和喝一口水,尝试思考一下有哪些感受是与客观场景相关,哪些是自己个人的主观感觉?让我们学习把无意识的「反应」(reaction)转换成有意识的「回应」(response),共勉之。


文︰Kelly妈妈(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月25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原文标题为〈育儿从「心」出发〉。


延伸阅读:

亲子育儿|幼儿上学大挑战 与父母分离感焦虑 专家:应建立安全感基础

亲子育儿|生仔要考牌?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勿让育儿变成压力来源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