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运动与音乐 有助提升学习效率?
2021-08-09 10:59
运动能改善身体健康,音乐能陶冶性情,相信大家都会同意。然而,若然说运动和音乐能提升学业表现,不知道大家又会否同意?本篇笔者将与各位讨论以上两者与学习的关系。
美国曾推行一项「零时体育计画」的研究。所谓「零时」,是指在第一节课开始前的时段。在这期间,学校要求学生先到校跑步,直至心跳达至某强度,或达至最高摄氧量某水平后,才去上第一课——读写加强课。起初很多家长也怀疑,孩子运动过后会感到疲累,上课时必没精打采。结果又如何呢?刚刚相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大幅提升,情绪也变得正面。为甚么呢?这是由于在运动时,人体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而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正与正向情绪物质的分泌、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等作用相关。当然,虽说运动对促进学习有帮助,但进行的时间长短和激烈程度还是需要调校得宜和因人而异的。
谈完运动,谈谈音乐吧!我读书时很喜欢边听音乐、边温习。我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我感觉自己在听音乐时,心情会较好、精神会较饱满,因此温习也较易入脑,但我当时没有深究当中原因。直至最近,看了日本精神科医师桦泽紫苑撰写的《最高学习法》后,才明白更多。桦泽解释,当音乐进入耳朵时,大脑特定区域的某种形态会被触发,而这形态会令人的注意力网络共振,而进入更专注吸收资讯的状态。听到这里,或许有些读者会质疑:「我在听音乐时,反而会分心,无法集中,你又怎能说它能帮助我集中注意力呢?」桦泽补充,要让听音乐产生以上效果,音乐播放模式也要有所讲究的。例如,曲目顺序播放调校好,因为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顺着播,熟悉又可预测;随机播放则歌曲播放次序多变不定,容易分散听者的注意力。
总括来说,虽然近年有很多研究支持如做运动、听音乐,乃至近年被大力提倡的静心冥想等活动,对提升学习表现的成效,但「如何做」、「做多少」,还宜多思量之。
电邮:[email protected]
作者为中学经济科科主任、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获奖教师、课程发展议会学习领域委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8月6日教育版专栏「 学与教」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