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实证为本教学

2021-02-03 10:22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上世纪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是千篇一律的「粉笔黑板」(Chalk and Board),即是老师把学科知识讲解后,同学自行领会,掌握程度多深和了解是否透彻均只在考核中反映。及后,教育界意识到这单向的教授形式成效不佳,便参考多方的经验,引入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今天藉此角分享实证为本的教学方法。

引入不同教学方法后,如机械式教学(Mechanical Teaching)、通达学习法(Mastery Learning)、沟通取向(Communicative Approach)、互动教学(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Teaching)和建构模式(Constructivism)等,教学过程中起了多点变化,学生的参与度大大增加;加上科技发展,同时采用电子媒体的平台如电脑简报及学习软件等,亦大大提升了学习趣味。一切的改变,都是旨在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二○○一年,美国国会通过「没有孩童遗留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NCLB),目的是提供公平、平等、明确意义的机会予孩童获高质的教育,当中一个主要的核心是「实证为本」的教学,这正正是把具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方向引入课堂教学中。在这法案下,教育的过程需要通过严格、有系统和客观的程序来进行研究,从而获得可靠、可行和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去推展教学计画和活动。运用实证为本的教学,美国的学者和教师找出多种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例如体验式动手学习、强调高阶思维的教学、合作协作学习、同学担任教师的角色、灵活的教室座位编排、培育学生好奇心和推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制定和建立教室民主原则的学与教模式等。

这些实证为本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按着同学的文化、能力、背景、基础和兴趣作出调适。订定清楚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后,便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方案进行教学的实践,期间必须进行评估或检讨,监察相关的成效,检视其不足和问题所在,然后作出修订,再进行第二轮的教学推展工作。这类的手法正就是现时学界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其优点是毋须等待测验考试才知晓学生的学习成效,亦可同时检视教师的教学效能。故此,实证为本的教学相信会渐受重视,亦会慢慢地被广泛试行和推展,但当然老师的工作量自会有所提升。

麦耀光
作者为厂商会中学校长,从事中学教育工作逾三十载。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月3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