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疫下电子教与学:理所不当然

2021-02-01 11:30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曾经对部分学校来说,面授课堂、纸本作业是理所当然,「电子教学」用于辅助学习,非「主流」,没有也没大不了。

后来疫情令全港学校一再停止面授课,过往教学、学习习惯都必须改变,电子教学一夕跃升「主流」:课堂、作业、讲座……学校活动大举转往网络,才发现,原来很多事情「理所不当然」。

网上实时课堂,没电子教学经验的老师特别需要勇气探索,熟习随时更新功能的教学软件,重新设计课堂活动,把纸本作业转成电子版,讲座录播/直播,綫上活动……工作模式「改头换面」,困难重重。

若日常依旧,要从零开始推动如斯大改变,绝对会举步维艰,但疫情令电子教学成为「必需品」,为了让学生「停课不停学」,大家咬紧牙关,额外付出时间心血,于是电子教学短时间内从不可能变可能,从无到有。

学生适应讲求自律自主的电子学习模式,亦殊不简单。除却网课影响吸收,遇到疑难须主动求助的困难,生于网路时代,理应对电子学习驾轻就熟,却不如想像中擅长,需要支援的却大有人在;另外,在「无限数据」已成普遍的现在,家中没无綫网络,数据不足无法上网课,影响学习的亦为数不少。

因为疫情,我们发现不同于面授课的弱势学生。我们以为「自携装置(BYOD)」、「上网费津贴」能确保大家顺利进行电子学习,其实不然;以为学生天天滑手机、打游戏等同了解科技,是一种误解。如果我们依然要求他们学习表现与面授无异,完全漠视其困难,无疑不公道。

一场疫症,叫一切不再理所当然,教育亦须变阵以对,大家有很多发现与学习,每个人都有其辛苦。如果说,还有甚么理所当然,那就是:无论有没有疫症,教育方式都将随时代发展,「只进不退」,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出不仅会死记硬背,还具创造力、解难能力,能面对瞬息万变世代的学生,就该做好改变的准备。

陈美仪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中华基督教会基道中学校长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月1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