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组日菲澳军事岛链 胁逼中国

美国上周举行美日、美日菲峰会,将美日军事同盟升级,并硬撑菲律宾抢夺中国南海岛屿,另亦将日本拉入美英澳三国军事同盟、组织美日菲澳联合军演,剑指中国。美国的战略是将日菲澳打造成强大军事岛链,围堵中国外海。对美国在南海步步进逼,中国除强化军事防御能力,另一重要举措是连结东盟,反制美国。拜登硬撑菲抢夺中国领土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连串行动,将美日菲澳串连成强大军事岛链,封锁中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三在华盛顿,与拜登举行美日峰会,并发表联合声明,明言强烈反对中国单方面改变东海和南海现状,并要维持台海和平稳定,为此大幅提升美日防卫协议,提升各自指挥和控制框架,强化美日军队融合,另美国将加强导弹部署日

2024-04-14 00:00:00

落实12点方案 助港数码经济急起直追

一连两天的数字经济峰会昨天在本港举行,逾4000名来自海内外及本港创科界和商界翘楚云集,探讨如何运用创新科技推动智慧城市及数码经济发展。本港数码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为了改善情况,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出12项建议,相关建议对症下药,当局务要尽快落实,从后赶上,才能提升竞争力。数码办整合政府系统减甩漏  陈茂波在峰会开幕礼上致辞词时指出,数码经济领域复杂且迅速变化,城市与经济体之间竞争激烈,香港必须快速行动,才能保持领先地位。由他领军的数码化经济发展委员会向政府提交12项核心建议,涵盖优化数码政策、加强数码基础建设、以数据驱动数码经济、加速数码转型,以及制定可持续人才策略等5个范畴,而措施包括将成

2024-04-13 00:00:00

政府电子系统频失灵 智慧城市不能靠把口

中学文凭试(DSE)首个核心科中文科笔试昨天开考,今届考生和监考员均须使用手机应用程式分别签到及核对考生身份,结果多个试场的系统发生故障,无法使用,须人手处理。这并非政府电子服务平台首次「甩辘」,事件再次曝露新电子系统推出前,未有做足应有的测试准备,各部门亦没吸取教训,让市民有不好体验,影响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观感。「报到易」失灵或影响考生心态  考评局今年全面推行第二代公开考试支援系统,考生在进入试场前须用「报到易」签到,而监考员则用「监考易」核对考生身份,目的是优化考试,令点名流程更精准顺利。可是事与愿违,昨天当中文科在全港逾2000个试场举行,多个试场的监考员却发现无法登入「监考易」,须

2024-04-12 00:00:00

习马会释善意 两岸破冰还看赖清德

正在大陆展开和平友谊之旅的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昨天获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见,成为此行的亮点,也是逾8年来举行第二次习马会。尽管两岸关系紧张,但习近平在会晤中向台湾温情喊话,只要不分裂国家,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两岸关系能否破冰解冻,视乎台湾候任领导人赖清德上台后的政策取态。高规格接待释愿平等沟通讯息  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跟马英九会晤,气氛友好。马英九引述鲁迅名言,「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强调两岸如果发生战火,对中华民族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习近平则说,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甚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甚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甚么势力能把两岸分开。习更就近日花莲发生的地震,表示哀悼

2024-04-11 00:00:00

政府再购奥运转播权 冀收社会经济效益

巴黎奥运将于7月开幕,港府宣布继上届后,再度购入奥运和残奥转播权,交由本地电视台免费播放。虽然港府财赤,但仍再出手买入转播权,确保市民可以免费收看奥运,齐齐为港队和国家队打气,让体坛盛事带来经济效益,将公帑的效益最大化,可谓物有所值。  港府购入巴黎奥运及残奥播映权,一如三年前东京奥运的安排,将由本地三间免费电视台和香港电台转播,并以保密协议为由,拒绝透露金额,指费用低于东京奥运和过往商业机构的出价,强调价钱合理。为港队打气凝聚社会团结氛围  奥运转播权向来是由商业电视台出价竞投,纯属商业行为,三年前港府破格出手,因当时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本港电视台对竞投意兴阑珊,为了让市民能收看四年一

2024-04-10 00:00:00

的士申大幅加价赶客 恐得不偿失

的士业界早前提出加价方案,建议平均加幅介乎11.7%至17%不等,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周五将讨论的士加价申请。尽管的士业界提出的加价理由是收费落后通胀多年、经营成本大增,但公众却认为有关建议加幅太高,远超通胀,加上的士服务质素差,加价并不合理。因此,当局在审议时须把好关,以免加价后乘客量流失,业界又很快再要求加价,最终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加幅过高公众难接受  运输及物流局提交的文件指,的士业界去年3月就加价达成共识,建议市区的士(红的)落旗加5元至32元,新界的士(绿的)则加4.5元至28元,大屿山的士(蓝的)则加6元至28元,加幅分别是18.5%、19.1%和27%,之后红的和绿的每次

2024-04-09 00:00:00

小米抢占Tesla电车市场 中美博弈波澜再起

小米集团首款电动车甫上市,便成抢手货,成为瞩目造车新势力,不但对内地汽车业产生「鲶鱼效应」,更威胁到美国Tesla的电动车王者地位。小米汽车与Tesla之间竞争,其实也是中美博弈的缩影,小米成功转型造车,展现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强大韧性和活力,相信令美国更感不安,加大保护主义力度,阻慢中国电动车发展,使中美贸易再起波澜。  小米推出的SU7电动车,外型酷似保时捷跑车,但时速比保时捷电动车更快,性能也比Tesla Model 3更强,三个版本的售价均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下,比对手便宜一大截,让市场哗然。「鲶鱼效应」震动车企掀减价战  尽管小米汽车外观有抄袭之嫌,但从创办人雷军将汽车参数对标Tesl

2024-04-08 00:00:00

耶伦访华施下马威 中美经贸难改善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财长耶伦,无论是访华前,还是抵达中国后,都一再批评中国新能源产品产能过剩,造成不公平竞争,损害美国及全球。  美国高调抨击中国,主因是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竞争力不及中国,要借此阻挠中国科技发展、打击中国经济,并拉拢西方盟友联手制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已警告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和正当发展权利,中方不会坐视不管。中美高层近日虽沟通频频,却无助纾缓两国紧张关系。高层沟通频频无助纾缓紧张关系  财长耶伦上周四起访华6天,首站到了中国高科技重镇广东,昨天转飞北京,并于今日与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谈。访华前一个星期,耶伦参观美国太阳能电池厂时,批评中国加速生产太阳能、电动车

2024-04-07 00:00:00

做好启德体育园配套 让七榄金漆招牌续闪亮

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昨天开锣,也是七榄最后一次在香港大球场举行,吸引大批球迷购票入场,除了为心爱的球队打气,也顺道向大球场告别。七榄不但是本港体坛盛事,带来大批海外旅客,带动旅游餐饮业生意,更是宣传香港的名片,期望主办当局在这3天赛事为球迷提供良好体验,再次擦亮香港七榄这个金漆招牌之馀,更要为明年移师启德体育园做好配套准备,让七榄更上新台阶。  今年七榄别具意义,因这是大球场重建后举办七榄第30周年,也是最后一次在大球场作赛,全场4万张门票销售一空,当中逾40%门票是海外球迷订购,基本上已恢复到疫前水平。疫情改变了很多旅客的消费模式,但从不少海外球迷几乎是每届均来港入场观赛来看,反

2024-04-06 00:00:00

时代进步尚环保简约 绿色殡葬魅力增

昨天是清明节,不少孝子贤孙前往拜祭先人,屯门曾咀灵灰安置所化宝炉前出现排队人龙,至少要等两小时才能化宝,相信有不少人会静下来思索应如何规划自己的身后事。政府近年大力推广的绿色殡葬,既环保简约,又可减轻后人负担,值得市民考虑。少子化移民潮改变殡葬观念  香港每年大约有5万至6万人死亡,绝大部分是进行火葬,然后用骨灰龛盛载,放进灵灰位内。绿色殡葬却是以一种更环保方式处理骨灰,就是将骨灰撒进指定海域,或撒在纪念花园的泥中,然后在泥土上栽种花草,供后人纪念。绿色殡葬的撒灰做法,与中国人强调入土为安、风光大葬的原则大相迳庭,在以前这种做法是很难接受,但近年在政府大力推广下,绿色殡葬使用率持续上升,由

2024-04-05 00:00:00

科技经贸分歧不减 中美博弈续斗而不破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前晚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这是两人继去年11月三藩市会晤后首次直接对话。即使双方事前没对外预告,予人有点突然感觉,但通过这次通话对外释出中美致力保持稳定关系的意愿,却始终无法掩盖彼此在科技限制和经贸纷争上的分歧不减,双方博弈仍是斗而不破。  习近平与拜登通话105分钟,就双边、区域和全球性议题,包括台湾、香港、新疆、西藏问题、双边经贸、打击毒品合作、运用人工智能风险、气候变迁、俄乌战事、以巴冲突等,进行坦白、具建设性讨论,并同意在有需要时拿起电话交谈。习拜通话释稳定双边关系意愿  两人选择此时通话,相信是出于现实考量,尽量将一些可能出现的变数降至最低。首先,台湾民进党领袖

2024-04-04 00:00:00

修例赋权增罚则 保障私隐非口讲须有阻吓力

数码港去年8月遭黑客攻击,导致大量个人资料外泄,私隐专员公署昨天公布调查结果,力数数码港犯下5宗罪,要求对方在两个月内纠正错误。事件再次曝露了不少机构的网络安全意识不足,而《私隐条例》被讥为无牙老虎,港府有必要尽快修例,提高罚则并赋予私隐专员公署直接开罚单的权力,才能起阻吓作用,让机构重视网络安全和保障个人资料的工作。数码港疏忽频犯低级错误  公署调查指,黑客去年成功通过「暴力攻击」,即以程式「撞密码」形式攻击,先后取得四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帐户,进入数码港的网络,成功关闭系统反恶意软件的功能,再加密资料进行勒索,有逾1.3万名员工和求职人士的个人资料外泄,而事故源于5项缺失,包括资讯系统欠

2024-04-03 00:00:00

环保大势所趋 垃圾徵费可优化乐观其成

垃圾徵费先行先试计划昨天开展,政府在选定的6类处所共14个试点率先实施,首天运作大致畅顺,但有人批评试点规模小、配套和宣传不足,担心所收集的数据未能反映真实情况,要求政府若试行计划成效不理想,切勿在8月时强制推行。然而,垃圾徵费是全球大势所趋,港府不能因为执行上遇上阻滞而有所退缩,更应设法理顺个中困难,减低推行时的阻力。借鉴外国经验强化回收减废  垃圾徵费计划磋商了16年,终于在2021年立法通过,原定去年底推行,后来考虑到在圣诞和农历新年期间前线人手不足,推迟至今年4月1日推行。直至今年当局因公众对执行细节有很多疑惑,决定进行重新部署,将垃圾徵费押后到8月1日才生效,而昨天则在14个试点

2024-04-02 00:00:00

的士强制装Cam 司机乘客双赢

香港的士整体服务质素欠佳,早就不是新闻。为了保障乘客、改善业界形象和维护香港旅游业声誉,部分立法会议员、好司机和不少市民,都希望当局尽快强制所有的士安装中央云端摄录系统,打击害群之马。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近日透露,当局今年初开始研究的士安装摄录系统的可行性,拟在年内谘询业界意见,并会考虑是否强制安装。其实,社会对这个问题并无太大争议,政府理应雷厉风行,而非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防劣质司乘 减法律纠纷  3月底,交通谘询委员会辖下交通投诉组公布,去年涉及公共交通服务的投诉近3.8万宗,当中以专营巴士最多,逾1.7万宗;「亚军」则是的士,数字由2022年7590宗激增至去年11452宗,增幅近

2024-04-01 00:00:00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