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不容黑中介泼污香港教育「金漆招牌」

2024-07-06 00:00

近日,香港大学经管学院被揭发有硕士生以假学历骗得取录入学资格,院方采取适切方式处置,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事因令人遗憾,不过正朝着依法、稳妥、公正的方向发展。如果不及时止损,势必对教学秩序造成更大滋扰,也可能对大学甚至对香港教育的「金漆招牌」造成更大伤害。
无良中介机构是始作俑者

笔者分析事件来龙去脉,认为具有严重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不应被漠视。诚信透明是香港核心价值的要素,社会十分珍视,岂能被玷污。而按照《刑事罪行条例》第71条,伪造文书属于严重罪行。

调查指,有一些中介机构收取高达50万元的佣金,为学生提供一整套伪造的学历文件,包括成绩单和毕业证书。这些中介机构往往利用学生对入学条件的不安,提供所谓的「保录取」服务,通过社交媒体非法营销,误导了学生及家长。在在录取过程中,再次伪造文书,又欺骗了校方,属于「两头呃」。

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或家长明知内情,甚至主动参与造假,更是可耻,既颠覆价值观,也无视教育的真谛。如果继续一意孤行,最终得到的不是香港大学的文凭,而可能是一项犯罪纪录,甚至是牢狱之灾。
大学做法审慎公正负责任

对于大学而言,在此事中俨然是「夹心饼」,既不能影响正常录取的学生,也不能让透过伪造文书骗取入学资格的人士入学。鉴于此,院方采取报警方式,透过法律方式解决,是负责任的做法,既维护教育公平,又维护法治尊严。

事发后,个别网民藉机「唱衰」香港大学,质疑大学公信力和学历含金量,也是不理性的做法,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被人误导。对于质疑整个内地生群体,甚至批评国民整体素质的极端言论,更是令人不齿,必须坚决反对。

本港正在发展「国际教育枢纽」,大学取录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面对各国各地区发出的五花八门的学历及学位证书,作为一间大学要百分百甄别真伪,即便有火眼金睛,哪怕藉助人工智能方式,也是勉为其难的,任何一间大学都不具备独立审查的能力。为此,笔者建议持份者各负其责,学生恪守创新原则,学院加强考核评价,当局提供综合技术支援,其他市场主体依法提供专业服务。笔者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举一反三,彻底杜绝学历造假的现象,保障香港教育的美誉,特别是大学学术环境的纯净。
邱智安
资深评论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