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可知兴替」 与年轻人分享经验 徐传顺著书凝聚中国心

2024-06-24 00:00

徐传顺出版以英语撰写的历史书,向海外华人介绍中国文化及国家发展。
徐传顺出版以英语撰写的历史书,向海外华人介绍中国文化及国家发展。

曾长期于内地工作及营商的徐传顺,早前出版以英语撰写的历史书《A Basic History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目标读者群对准海外华人、年轻人及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及国家发展成果。埋首著述,他重温由秦汉至中国近代的政治得失,亦着力介绍朝代更替之因果,盼达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初心。历史长河中,他最敬佩被誉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敬重对方坚持带领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远见,奠定强国盛世的大时代。 
现年70岁的徐传顺是专业会计师,亦历任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退休后从商出任珠宝公司执行董事,近年则转战出版界,撰写横跨上下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书。谈到这个转变,他兴致勃勃,坦言一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浓厚兴趣,加上80年代因工作及营商的原因,曾有18年时间长期于内地生活,亲身见证中国于改革开放所遇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最后凭国人的智慧和毅力一一克服,成就不同的经济及科研成果。他指,这是难得的际遇,便萌生跟别人分享的念头。
在家「开班」 亲授儿孙历史

80年代大亚湾核电厂落实兴建,这是内地首座大型核电厂,徐传顺当时曾出任该核电厂的总审计师,需要长驻内地生活。他特别提到,核电厂工作生涯是其18年内地生活的最大得着。他指,「核电厂是超大型国企,就像一个微缩型的中国社会。」由殖民地的香港,回到中国大地,才发现中港两地生活习惯、意识形态和思维截然不同,但亦让他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认识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

退休后,他加入商界,任职珠宝公司的执行董事,并于2013年取得南澳大学的工商管理博士资格。他称,「因业务关系,跑匀全国主要省市。」多年的见识、见闻,丰富了日后的写作素材。为何以英语撰写近10万字的中国历史书,他指基于「勿忘国土恩,常怀中国心」的理念,皆因自己有缘经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希望把这些特别经历跟儿孙及年轻人分享。

他续称,年轻人未来可能会于香港,甚至到国内生活、工作和发展,「如果不认识国家历史和文化,岂不是十分遗憾?」另外,全球有4000多万海外华人,不少人亦希望认识及了解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惟因对中文掌握不足出现学习困难。数年前暑期,他曾在家「开班」,为孙儿亲授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他称孙儿兴趣甚浓,惟受制于中文水平,不易理解内容,遂把内容译成英文作解说,竟发现效果良好,令他坚信以英语撰写中国历史书,有助海外华人和外国人认识中国。
提供批判性观点 让读者思考

现时,中国是全球120多国的最大贸易夥伴,他估计这些贸易夥伴亦想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惟同类书籍不多,市面有售的亦多由外国人撰写,便立下著述的决心。

《A Basic History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a》是徐传顺的首部著作,去年10月出版后甚获好评,亦登上畅销书榜。他指,书中特别之处是每章节均设「重大历史事件」及「观察/评论」部分,提供批判性观点,让读者思考探索,辅以他于内地工作的亲身经历,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令内容更全面。

著述过程中,他指最大困难来自翻译,如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国际上惯用名字是「Chiang Kai-Shek」,而非拼音「Jiang Jie-Shi」,须小心查证。同时为提高阅读兴趣,他于书中用上205幅插图,图文并茂,方便阅读和理解史实。 

徐直言很喜欢中国近代史,书中有近半篇幅讲述中国近代史变迁,如晚清积弱,触发连串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土被割让成为殖民地。他指书中第23章正是集中记述香港、澳门、台湾和钓鱼台的历史,包括如何被割让及收回,或未来将被统一,都是其他书籍较少谈及的敏感环节。
最敬佩国家领导人邓小平

今次著述,让徐传顺游走于秦汉至唐宋,再到元明清,及民国至新中国的2000多年历史长河,惟环顾古今,他最敬佩已故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他指,「邓小平饱历战乱和政治斗争,三起三落,仍坚毅不挠,以沉稳务实态度应付各种问题。」其订立的主要国家政策,如坚持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黑猫白猫论」,稳定压倒一切;分阶段发展小康社会,实现全国脱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影响深远,奠定中国国力强盛的基础。

朝代更替,离不开执政者的成败得失,徐传顺引述《旧唐书˙魏徵传》所言「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盼藉著述为后人提供经验和教训。对徐传顺而言,他深信,「没有政治稳定,和平局面,一切发展无从谈起,在企业,在家里也如是观。家和万事兴,永远正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