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研究结果 下月上立会

2024-06-24 00:00

近年的士服务出现不少负面评价,令巿民对的士印象较差。
近年的士服务出现不少负面评价,令巿民对的士印象较差。

的士业界恐将大变天,社会关注未来的士与网约车能否合法并存。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昨指,下月会就规管网约车交代研究结果,强调届时主要是展示数据,仍需广纳立法会、业界及各持份者意见后,才定出未来路向。他期望,可通过崭新的士车队制度,改善的士司机服务质素,寄语业界要「争气啲、做得好啲」;当局暂时亦未有打算惩罚坐网约车的乘客。
的士每日接载大量巿民和旅客,本是展示本港「好客精神」的第一线,惟涉的士的投诉近年加剧,令业界难洗脱负面形象。林世雄坦言,知晓巿民过去对的士服务失望,「看到相关影片及报道后,我也记在心上。」他期望,的士司机可做好本分提升服务,挽回公众信心。

对的士车队下月亦将发出不多于5个牌照,林世雄指因首次在港推出车队制,为保证质素,确保管理和车队规模等要求达标,故认为「5队是相对合适数量」,若反应热烈未来不排除再增加。至于现时收到的15份申请是否全数达标,林指目前仍在评审阶段,不作评论,但重申今次发牌「不会多于5个。」
收集意见后再考虑未来路向 

至于的士车队必须提供网约服务,是否等同「已规管网约车」。林提及正研究如何透过修例,更有效处理「非法载客取酬」问题,且会参考外地经验研究如何更有效规管网约平台,下月会将研究结果与各持份者分享,收集意见后再定出方向。另就会否修例限制巿民搭网约车,林指做法复杂,需再研究,暂时未有相关打算。

林世雄形容,网约车平台已是现时大趋势,政府需完善相关法例,包括考虑是否设牌照制度,要求平台持牌才能经营;或考虑只允许平台与持出租汽车许可证的私家车合作;及应否将现时1500个出租汽车许可证限额上调,令更多私家车可成为网约车等,「仍要再听取各界意见,下月未必有定论。」
议员:须平衡的士网约车共存 

选委界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向《星岛》指,当局须平衡的士和网约车「共存」,建议向网约车平台抽税,或每年徵收固定费用,亦可参考澳洲成立基金,协助传统的士提升服务。他承认,网约车平台对的士「造成一定打击」,「市场只有那么大,多了人加入,被人抢客无可厚非。」不过他认为,只要的士服务好,生意绝对不会比网约车差。对内地多个网约车平台先后进军香港,吴杰庄认为可为旅客提供更多选择,「内地客可用回习惯的平台叫车,相信很方便。」

另自去年7月推出「港车北上」后,港珠澳大桥口岸每逢假日均现挤塞,是否反映过境口岸需增加?林世雄指,每逢长假期展开,日均会有约4000至5000辆车使用大桥,正与珠海当局磋商如何处理高峰期车流量。至于三隧分流实施效果,林世雄指红隧及东隧分别减少最多10%车流,西隧则增约16%,已达预期效果;至于会否扩展「不同时段、不同收费」至连接沙田和九龙隧道,则要待沙田T4公路大致完成才会再作考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