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强推未具条件 宜暂缓先做好配套

2024-05-25 00:00

垃圾收费先行先试计划推行近两个月,昨天结束,环境及生态局将于下周一向立法会交代试行计划报告和未来路向。综合整体观察,不少居民反映垃圾收费扰民,若当局仍按照原定计划8月1日全面推行,恐怕会造成更大混乱,作为负责任政府应实事求是,宜暂缓推行,先做好相关配套工作,待条件成熟才实施。

垃圾收费商讨近20年才在2021年立法通过成为法例,原定今年元旦生效,但当局考虑到圣诞和春节期间前线清洁工人手不足而推迟在4月1日实施,其后因执行细节欠奉而再度押后至8月1日,但在4月于14个处所先行先试,以便全方位审视实施时可能遇到甚么问题,并收集各参与者意见。

环境及生态局昨天向立法会提交文件指,虽然所有处所领取免费指定袋,除了院舍、食肆和政府大楼外,其馀处所的使用率非常参差,商场使用率约70%,公屋及私人住宅使用率约20%至56%不等。不少市民认为垃圾收费扰民,约80%受访者更要求押后推行计划。
暂缓推行是务实而非畏缩之举

先行先试帮助查找问题,是好的安排,据试行计划结果,市民大多不支持垃圾收费,主因是现时垃圾分类回收及厨馀机配套不足,而且相关设施地点隔涉,市民不想到处寻寻觅觅,索性将厨馀扔进一般垃圾桶内。大部分前线清洁工要处理没有用指定袋的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又担心与住户产生争执或误堕法网,有个别工人表明可能会转职。再加上疫后经济环境没有改善,商界尤其食肆埋怨指定袋又薄又贵,若强行推行垃圾收费,将会增加营运成本,不利经济复苏。

尽管政府多次表明,垃圾收费已是本港法例,应设法如何执行,但从先行先试的结果来看,目前实施垃圾收费的条件不成熟,若当局强行在8月1日全面推行,恐怕会引来强烈反弹或混乱,相信是大家都不愿意见到,暂缓推行似乎是务实可行之举。

暂缓推行并非是推翻之前的政策,也不是畏缩避难,而是因为政策制订与落实时存在很多问题,即使政府努力在50个公共屋邨开设绿在区区回收设施,并在150个公共屋邨安装了530部智能厨馀回收机,争取到8月时涵盖全港213个公共屋邨设有逾700部厨馀回收机,覆盖3分1人口,但相关配套始终仍远远不足。因此,当局在聆听市民的意见后,有必要考虑实际情况,果断做出暂缓实施的决定,避免强推而引爆一场公共政策灾难,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政策上的不足之处,致力创造条件让政策在日后再推行,才是负责任做法。

当然暂缓并非无了期搁置,当局大可设定一个期限,并在这段缓冲期努力做好相关配套措施。政府除了在各区增设绿在区区回收点,回收点更须设在较就脚位置,方便市民将家中已分类的废物送到回收点进行循环再造,增加大家参与回收的动力。同时还要鼓励甚或资助私人屋苑安装厨馀回收机,因厨馀占了本港整体固体垃圾逾30%,若有足够厨馀回收机,将有助市民减少弃置垃圾费用。
创造条件并分阶段推行为上策

毕竟源头减废、分类回收涉及移风易俗,并非一蹴即就,故当局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市民如何落实源头减废,建立减废回收文化。当局也要趁这段时间厘清垃圾收费的执行细节,让大家知所适从,当垃圾收费计划重推时,应采取分段式推行,先由商界做起,最后伸延到住宅,使计划推行变得事半功倍。

政府亦要投入资源强化本港废物处理设施,加快建设垃圾焚化发电设施,化废为能,并推动大湾区废物资源处理一体化,共同发展绿色产业,共建无废城市。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