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容易」考生自信可达标

2024-04-17 00:00

首届公民科文凭试开考,不少考生表示,未有花太多时间温习便应考。
首届公民科文凭试开考,不少考生表示,未有花太多时间温习便应考。

中学文凭试去年举行最后一届通识教育科考试,取而代之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首届文凭试昨日举行。公民科首份试卷出炉,与国民教育、国家安全等议题相关的试题,占比逾三分之二。有公民科教师认为试卷深浅程度适中,相比通识科浅易,问题单一,相信今届逾9成考生可取得「达标」成绩,即使没有温习亦有机会「达标」。有考生直言,试前没投放太多时间温习,昨日是「裸考」,没有温书便应试,有信心可「达标」。

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于2021/22学年起逐步于高中推行,取代通识科成为核心科目之一,昨日迎来首届中学文凭试,评核方式只分为「达标」及「不达标」。一如考评局公布的样本试题,首届公民科试题设有多项选择题、短答题和短文章式问答,全卷分3大题,分别涉及中国综合国力、资讯素养和国民身份认同3个主题,共计42分。
涉国力资讯素养国民身份

北角协同中学副校长、公民科教师黄中伟统计,试卷中,逾三分之二的分数与国民教育、国家安全等议题相关,他认为与公民科的目标有关,「公民科的宗旨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公民科对国家安全、《宪法》、《基本法》、国民身份认同的比重多,试题中这些议题的百分比高也很正常。」

黄中伟认为,试卷程度适中,据学界估计,首届公民科或只需取得4成的分数、即16至17分,便可达标,他预料考生的「达标」率可逾9成。他更直言,若考生能配合答题技巧,即使没有温习亦有机会达标。
立场题今年绝迹 仅须论述正反

通识科考试中要求考生就个别议题表达「多大程度同意」等的「立场题」,在今届公民科考试绝迹。黄中伟表示,今届考试仅要求考生论述正反影响,「答案可以从资料推敲,其实比通识科简单,考生也不再需要运用驳论。」他又提到今届公民科试题的8项资料中,有5个属官方资料。黄中伟认同通识试卷的资料较多元化,因通识科的议题较阔,部分议题较少有官方资料,但公民科的题目主要跟国家安全和发展有关,引用较多官方资料属合理。

虽然公民科试卷内容较通识科容易,但黄中伟认为有部分内容对考生能力有一定要求,例如第一题,考生需回应不同范畴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考生要懂得运用例子,并解释和论述与提问的关系」,另一题要求考生解释「生活在现今社会人们应具备资讯素养」的观点,他称考生需知道何谓「资讯素养」。

不少考生表示,公民科的考核要求低,未有花太多时间温习,完成试卷后亦有时间覆查答案,有信心可「达标」。吴宏业认同,当考试只区分「达标」及「不达标」、「欠缺『星星』(摘星)作为诱因」,考生温习的时间必然减少。不过,他认为应试压力减少,师生有更多时间深入讨论社会议题,可让同学掌握更多知识。

回顾过去数年为首批公民科学生准备,黄中伟坦言,起初担心考评方式和内容会否过于艰深,「出了第一届试卷,对我们而言是派了定心丸,原来考核的要求不是太高,我们可以放更多时间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对于通识科提倡的「慎思明辨」能力能否在公民科课堂体现,黄中伟坦言只能靠学校其他学科或活动补足。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