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李慧诗作词反思人生苦乐

2023-06-23 00:00

李慧诗(右3)与同学参与周耀辉(左3)的「歌词创作班」,以《无常家+》为题,参考真人真事作词。 
李慧诗(右3)与同学参与周耀辉(左3)的「歌词创作班」,以《无常家+》为题,参考真人真事作词。 

(星岛日报报道)「尘世间所有人,纯粹各有各福份」,曾两夺奥运奖牌的单车运动员李慧诗,在浸会大学修读著名作词人周耀辉开办的「歌词创作班」,创作歌词表达同学丧父后,历尽不幸、万幸和侥幸的心路历程,她坦言创作时亦反思多年的运动员生涯,漂泊流离的生活,令她对家的概念模糊。周耀辉称,学生在课堂上以真诚打破隔阂,乐见他们的毕业作品充满人情味,「做人和创作也应如此。」
早前宣布退役的李慧诗,在浸大修读人文及创作系教授周耀辉的「歌词创作班」,今届以《无常家+》为主题,学生分别以「无常」和「无家」为题材作词。李慧诗以笔名「莎拉」创作的《幸》,讲述大学乐队成员「表哥」(化名)的故事,自小父母离异,相依为命的父亲却在他就读高中时,因肺癌离世,「独处于空房间,想起爸爸的遗话;长大了,你需一人面对,会孤单。」歌词中经历成长,「表哥」蓦然回首,悟到活着便是最简单的幸福,「今日我还庆幸,可心跳死不去。」
受访者经历掀共鸣

李慧诗忆述,初闻「表哥」经历时已被深受打动,「他以平淡的语气诉说自己的故事,但所经历的伤痛却超乎想像。」她坦言自己的家庭环境亦复杂,两次访谈掀起不少共鸣,「常问为何自己不及身边的人幸福;即使很努力地生活,仍然会经历不幸。」

在创作过程中,李慧诗回首全职运动员长期漂泊的辛酸,不禁反思「家」的定义,在访问期间更一度哽咽,「宿舍出入要拍卡,好像一直被人监视,无法给予真正『家』的感觉。」她指长年专注比赛和训练,与家人聚少离多,直至退役后搬离宿舍,始能享受舒适生活与「回家」的喜悦。为抒发退役后的感受,她为新歌《落脚沙洲》谱词,希望有机会与乐队「Jam歌」。

「歌词创作班」向来深受学生欢迎,李慧诗笑言庆幸入读「神科」,更希望挑战以「情欲」为主题作词,「平日多以正面积极的形象示人,作词时会想以女性向的情欲为题材,练习写一首『非一般』的情歌。」李慧诗从不缺席课堂,甚至为此婉拒担任「杰出运动员选举」的颁奖嘉宾,「未来还有机会出席选举,但要所有歌词班同学毕业后再聚首,却很困难。」

歌词班明起将举行两场演唱暨分享会。周耀辉指,学生愈发懂得通过创作表达个人感受,难忘全班同学首份歌词功课,均以「追梦」为题,「当代年轻人被教育写出『啱听』、『稳阵』的答案,但创作并非如此」,喜见毕业作品充满人情味,「感情必须要真实,做人和创作也应如此。」
办两场演唱分享会

周耀辉续称,课堂上与学生打成一片,倾诉心底话,更戏称他为「父亲」,「在班上建立信任和尊重的氛围,彼此坦诚相见,是我教学的初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