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美林小学「动手做」愉快学常识

2023-06-19 00:00

循理会美林小学以「动手做」模式教授初小常识科,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主动。
循理会美林小学以「动手做」模式教授初小常识科,学生的学习态度更积极主动。

(星岛日报报道)繁重的功课与考试压力,令学生不胜负荷。有小学以「动手做」模式教授初小常识科,以活动取代教科书,教授中华文化、科学等知识,亦不设测考;学生表示在愉快环境下学习,有助全面掌握所学。校长招捷玲指,课程成效显著,学生较以往更主动探求新知,亦敢于表达个人想法;校方拟在高小课程亦加入实作元素,鼓励自主学习。
沙田大围的循理会美林小学弃用传统教科书,以「动手做」模式教授初小常识科,中华文化、科学等知识均以不同活动教授,同时不设测考,以「学习历程档案」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进度。校方日前举行「成果分享日」,各级学生施展浑身解数,向家长展示丰硕的学习成果,有小三生「大显身手」,表演咏春、太极招式,更以「武林秘笈」简述传统武术历史;小二生制作模型,介绍各区特色小店及建筑。
活动取代教科书

求学不用求分数,小三的阮晨风直言闲暇时「可以放松一下」,学习效能亦提升,「现在从快乐中学习,更容易记得学过的知识。」他指学习遇到难题时,会主动阅读课外资料求解,「愈搜寻资料,愈发现自己懂得少,让我有动力努力读书,增广见闻。」同级学生梁柏侨则指,课堂活动促进同学交流,「非华语生都和我们一起玩,有更多时间了解他们的文化。」

「动手做」常识科属校本课程,校长招捷玲指,课程实行3年以来,发现学生懂得将知识融会贯通,较以往更积极和主动学习,「传统使用教科书学习的模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容易培养出高分,但能力低的学生。」兼教中文科和「动手做」常识科教师彭美珍补充,活动经验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学生在文章中加插活动经历,反思当中的得着,内容变得更有深度。」
高小拟增实作元素

至于国民及国安教育元素,招捷玲指,课程紧扣教育局初小常识科课程纲要,相关价值观教育渗透不同主题活动,相信能加深学生对国情、国史的认识和记忆,例如学生制作皮影戏学习光影概念,认识中国民间故事,「学生从实作中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情』的掌握更加强烈」,学校亦注重品德和价值观教育,致力培育品学兼优的学生。

「动手做」常识科目前只涵盖初小课程,招捷玲指,制作教材成本较使用教科书高,加上备课时间长,暂无计画全面推行,但拟在高小常识科增加实作元素,鼓励学生继续自主学习,探求新知,例如小四教授中国物产时,会让学生尝试种植稻米,学习植物生长过程,同时认识国家粮食资源等议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