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钓鱼骗案逾1400宗

2023-05-19 00:00

左起:通讯办首席规管事务经理梁萃才、网罪科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网罪科总督察叶卓誉,讲述钓鱼骗案最新情况。
左起:通讯办首席规管事务经理梁萃才、网罪科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网罪科总督察叶卓誉,讲述钓鱼骗案最新情况。

(星岛日报报道)警方今年第一季录得逾1400宗钓鱼诈骗案件,合共损失金额逾2600万元,超过九成案件与手机短讯及即时通讯软件讯息有关,当中有大学生误信网上平台赠送加密货币的宣传帖文,按指示点击登入虚假网站及下载程式,结果被骗徒盗走其户口内价值250万元的加密货币。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署理高级警司陈纯青表示,今年第一季录得的1408宗钓鱼诈骗案件中,有1035宗案是假冒电讯公司,177宗是假冒零售集团的奖赏计画,53宗假冒邮递服务公司。一名任职会计师的65岁男子,今年1月收到假冒电讯商的钓鱼短讯,声称其积分即将到期,他遂点击连结进入虚假网站,并输入信用卡资料打算换取耳筒,惟其后收到银行通知,其信用卡支付金额超过交易上限,始发现损失70万元。
研设短讯发送人登记制

另一名本地大学生,早前在Twitter看到一个帖文,指有平台送出加密货币「USDC」,他信以为真点击连结进入虚假网站及下载相关程式,虽然过程中未曾输入任何用户名称或密码,但骗徒仍能登入其加密货币户口,并透过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区块链中一种制订合约时所使用的特殊协议,具有验证及传送加密货币等功能)将其户口内价值250万元的「USDC」转走。

陈纯青指出,警方发现骗徒假冒对象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去年骗徒主要透过短讯假冒邮递服务、电子交易平台及电子支付钱包等,至去年年底延伸至假冒电讯商、连锁零售集团的积分计画、金融服务平台、「易通行」隧道收费计画、内地串流影音平台等,可见骗徒会随着市民生活习惯而改变犯案模式。据悉,过去透过钓鱼手法取得信用卡或帐户资料的案件,警方会分类为信用卡资料或户口被盗用,陈纯青指出,由于钓鱼诈骗案件数字不断攀升,今年开始将有关案件归类为钓鱼诈骗。

为防止市民误堕诈骗陷阱,警方今年2月推出「防骗视伏APP」,至今超过12万人次下载。

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首席规管事务经理梁萃才表示,由本月1日起,「+852」的境外来电会有文字或语音提示,以提醒市民「来电源自香港境外,慎防诈骗」。

梁续称,在通讯办协调下,电讯商与警方建立了联络机制,电讯商会根据警方提供的诈骗纪录及资料, 将涉嫌诈骗的电话及网站封锁。短讯方面,通讯办已联同警方、电讯商、金管局、银行公会及银行业界成立工作小组,研设「SMS短讯发送人名称」的登记制度,协助市民识别发送人的真伪,目标本年底于银行业界试行。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