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派|拓多元旅游 增新兴景点

2023-05-05 00:00

复常后的首个「五一」黄金周,本港旅游业及零售业市道畅旺,尖沙嘴、铜锣湾等购物热点人流不绝。

然而,经过3年多的疫情,内地旅客消费模式有不少转变,特别是年轻及高消费旅客,他们不满足于吃喝玩乐,更追求文化体验和绿色深度游。

香港旅游业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发展,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香港是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拥有美食天堂、购物天堂等美誉。通关后虽然旅游业明显复苏,黄金周访港的内地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天假期共有60万名内地客访港,但人数只是回复到过去高峰期的60%。

从今次黄金周所见,内地游客的消费模式改变了不少,从过往单纯的购物和吃喝玩乐等,转变为追求体验当地人文风情、开拓眼界的深度游。

坐落在西九龙的故宫博物馆、M+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地标;位于广东道的旧油麻地警署,大批内地旅客逼爆「打卡」;内地旅游平台最新报告显示,博物馆、咖啡馆、小众展览等成为搜索热词。有关新旅游趋势为香港旅游业带来新的挑战。

旅客众多的同时,亦有人埋怨在香港的旅游体验欠佳。有访港的内地旅客形容,香港没想像中灵活,大部分的士和部分食肆只收现金,令到早已惯用手机电子支付的旅客感到旁徨;亦有旅客因没有使用八达通的习惯,在尖沙嘴天星码头争先恐后地抢购船票。
推动现金电子支付并行

在后疫情时代,香港需要开拓更多元的新路,吸引高消费旅客常来香港及多玩几天;政府应与业界合作,推动科技应用于消费,实施现金与电子支付双轨并行。同时要加强推广及宣传,让不同人士来到香港都感到方便,在旅游体验上做到尽善尽美。

我认为,政府可鼓励业界开拓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和升级。例如开拓单车游、远足游、沙头角文化深度游等。此外,当局亦应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发展一程多站的旅游模式,吸引旅客前往大湾区多地旅游,并以香港作为往返基地,以吸到更多长途旅客及高消费旅客来港。

旅游业是香港经济支柱,疫情后世界各地都各出奇谋争夺高端旅客,香港不应落后于人。政府应与业界携手合作,擦亮香港旅游业的金漆招牌。
林健锋
经民联副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