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提升地区治理效能 开启香港民主新篇

2023-05-04 00:00

政府公布区议会改革方案,改革后的区议会,将回归《基本法》规定的职能定位,这是落实「爱国者治港」、不断完善香港治理机制再迈出的稳健新一步,有助于提升地区治理效能、确保行政主导,更好贯彻执政为民理念、解决基层民生难题、更好服务市民。新一届区议会议员由委任、间选、直选等产生,更充分体现民意代表性和五光十色,开启香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组成的民主新一页。

在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治理机制不断完善,从选举委员会的组成、特首选举、立法会选举等,再到地区行政检讨,一步步稳步推进,此次区议会改革方案的推出,令香港治理机制的完善工作再迈新步、日臻完善,进一步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体现行政主导原则,进一步夯实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基础。
回归非政权性区域组织定位

《基本法》第九十七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有关地区管理和其他事务的谘询,或负责提供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服务。」但修例风波后的区议会,却被泛政治化裹胁、成为反中乱港势力破坏政府依法施政的政治舞台,严重悖离了《基本法》的立法原意。改革后的区议会,将正本清源、回归《基本法》规定的非政权性区域组织的定位,所有区议员并必须先通过资格审查确认资格,这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堵塞鼓吹利用选票去制造对立面搞社会分裂行为,确保区议会更加聚焦民生、建设,以地方治理大原则真正为市民服务,为香港繁荣稳定添加动力。

新一届区议会组成办法,包括委任、地区委员会界别及地区选区直选,这可确保区议会由真心服务市民、有才干的爱国爱港者及长期服务地区的人士主导,而直选名额鼓励不同光谱人士参选、体现五光十色。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新一届特区政府大胆变革、展现为民情怀,此次改革将开启对协商民主新路的探索,是香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组成部分的体现,展开香港民主新篇章。
加强行政主导有效惠及民生

改革后的区议会更有效体现行政主导,将极大地提升地区治理效能。区议会主席由民政事务专员担任,能更好地统筹协调区议会、分区委员会等「三会」及关爱队等力量,齐心协力做好地区事务,再加上成立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由政务司副司长领导的「地区治理专组」,政府对地区事务的统筹、协调将更加顺畅,可确保政府依法施政更有效率。

此次改革新增区议员履职监察制度,包括对行为表现不符合公众期望的区议员进行调查,并根据严重程度处以合适的惩处,通过加强问责鼓励区议员更主动尽心尽力服务市民,在制度机制上确保区议会切实履职尽责、提升地区事务服务水准。

当前香港正由治及兴、全力以赴强劲「兴」的动能,融入国家高质量发展大局,发挥香港独特优势贡献国家,这种全社会聚焦发展、建设、民生的局面来之不易,社会各界当支持政府完善地区治理机制、提升地区治理效能,共同做好新一届区议会换届工作,让区议会以全新面貌与政府一起,务实做好服务市民工作,带给市民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谭锦球
全国政协常委
香港义工联盟主席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