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胶箱随时零回收 「围城」恐再现

2023-04-07 00:00

屯门青桃径不时有人弃置发泡胶箱。
屯门青桃径不时有人弃置发泡胶箱。

(星岛日报报道)本港去年在第五波疫情肆虐下,发泡胶「围城」历历在目,至今年初与内地全面通关,每日由内地供港菜蔬衍生的48吨发泡胶箱,才能重新运返内地重用。有发泡胶回收团体指,政府做法治标不治本,现在半夜到各区街市仍可见到发泡胶堆积,将来内地若拒收就「揦手唔成势」。本地拥有独家溶解发泡胶技术的公司负责人更斥,政府无善用民间技术,无诱因促市民回收,令业界未能发展。民建联渔农界立法会议员何俊贤形容,政府在环保政策上欠长远规划。

获政府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资助、本地唯一专门回收发泡胶的机构「迷失的宝藏」,项目负责人李家铭指,若没有食环署将发泡胶送来回收场,基本无人会愿意送来,形容本港回收业停滞不前,是当局一直没有正视问题反思对策,举例荃湾杨屋道承办商有及时分流处理,情况大有改变,但这些是由公帑「埋单」,就算将来有垃圾徵费,「只要有钱就任性,照送去堆填都得」,质疑是否要「围城」再出现才处理。

自称与垃圾打交道50多年、清洁公司负责人劳国康,花了10年时间研发1种药水,平均每小时可快速降解50多公斤的发泡胶,疫情期间更将回收车开到各区协助回收。降解后部分发泡胶溶解于药水,经过滤后可再使用,馀下部分可再生产胶粒,可制造其他塑胶产品,最后不能分解的残馀物只占少数。惟自与内地通关至今将近3个月,该公司回收的发泡胶数量竟然是零。

劳国康坦言自己是做生意,不能无条件、零收费做回收,但政府无垃圾徵费,「啲人掉出街就有人执去堆填区,冇眼屎乾净盲,点解要畀钱我去回收?」社会无氛围、无意识,想做环保回收都很难。他又称,美国部分州省因未能分解发泡胶已禁用,内地亦已全面禁止「洋垃圾」,现在仅供重用的发泡胶箱入口,认为疫情期间既然各回收商都可以解决本地的发泡胶,政府为何不推政策配套协助业界,终将香港打造成「零垃圾」社会。
议员批政府无全面规划

何俊贤自去年中起,一直有留意屯门青桃径的情况,档贩不时将货物放到店外,附近更积存不少的发泡胶箱,就算全面通关后间中亦有类似情况。他表示,公司只会随经济效益走,不谈环保意识,「处理唔到咪焗住畀钱人回收,宜家唔使钱送堆填就睬你都傻」。

何俊贤认为,当局可在推动电动车上交代时间表,处理发泡胶为何又没有,质疑当局未有全面规划,未来应与内地商讨,制定大湾区政策处理发泡胶才可治标,否则当局则要以补贴或退税等诱因,吸引人回收。

环保署回覆指,今年头3个月,政府委聘的回收商共回收约800公吨发泡胶箱。署方亦留意到有企业发展以化学溶液溶解发泡胶,并于去年4月合作展开为期1个月的试验计画,惟有关技术属试验性质,且较传统技术有较多限制,故暂不适用于社区回收设施。

署方亦称,会继续与持份者保持沟通,鼓励业界长远改用可重叠、耐用和易洁的胶箱运送,亦会通过支持本地发泡胶回收技术发展,提升作业效益,让不能再用的发泡胶得以回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