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童运动表现评分降 「整体体力」「肥胖」最差

2022-12-15 00:00

中大昨发表第三份「香港儿童及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卡」,本港于「整体体力活动水平」表现最差。
中大昨发表第三份「香港儿童及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卡」,本港于「整体体力活动水平」表现最差。

(星岛日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三年,导致学童的运动量大减。中文大学昨发表的研究发现,本港学童在十二项运动评分指标中以「整体体力活动水平」及「肥胖」表现最差,仅获D-级。但研究亦发现七成半学童选择外出时步行或踏单车代步,学校亦有为学生提供足够体力活动。负责研究的学者指,结果反映学童疫下经常进食外卖及社交距离措施影响,导致肥胖问题。
中大昨发表第三份「香港儿童及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卡」,分析本港五至十七岁儿童及青少年体力活动相关数据。研究团队参考五十八份本地及国际研究数据,对比全球五十七个国家及地区过去十年的体适能、体育教育等研究,再从十二项指标进行评级,包括「整体体力活动水平」、「肥胖」、「健康体适能」等,发现本港于「整体体力活动水平」和「肥胖」表现最差,被评为D-级,七成半儿童及青少年未达每天进行一小时体力活动的国际标准,同时有七成半儿童及青少年有超重、肥胖的健康问题。
步行上学表现最佳

其他指标方面,「动态游戏」、「静态行为」及「健康体适能」同评为D级,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港童在「睡眠」亦评为C-,反映逾半数学生睡眠不足,但因指标非全球通用,无法进行比较。另外「组织性及运动参与」、「政府政策与资源投放」的指标,本港表现亦一般,落后于全球高收入国家。

不过,本港学童在「步行/踏单车往返学校」指标表现最佳,获评为B+级,于全球排名仅次日本,反映近七成半学生选择步行或踏单车往返不同地点。「学校」和「社区及环境设施」则同获评为B级,与欧洲多国同分,分别反映逾半数学校为学生提供体力活动,以及逾半数儿童居住于设有体育设施的地区。
学者促增体育投资

研究团队成员、中大赛马会公共衞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教授黄至生指,疫情令学童活动量大减,加上隔离期间常吃外卖,增加患上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他建议疫情愈趋稳定后,多运动作社交活动,期望「社交距离再放松一点,对市民身心健康都有益」。

中大体育运动科学系教授王香生则建议,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增加体育活动的投资,更强调普及运动的重要性,「不是只为了奖牌」。报告提出改善方法,包括增加体育设施的可用性、鼓励儿童及青少年多玩如跳橡筋绳等动态游戏。
学生叹难租场运动

在培基小学就读小六的林俊希指,以往每周五至六日都有运动,但疫下无法租用政府场馆,只好减少运动时间,随着近期社交距离措施放宽,他指多与同学运动及参与学界比赛。

该校校长黄清江指,现时已安排学生早操及健步跑,鼓励他们于课馀时间多作运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