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闻|添科技元素提升竞争力 浸大李文:新闻系值得读

2022-12-06 00:00

报读浸大传理学学士人数减少,李文认为与香港「大环境」有关,强调课程绝非冷门,只是不如以往「火爆」。
报读浸大传理学学士人数减少,李文认为与香港「大环境」有关,强调课程绝非冷门,只是不如以往「火爆」。

(星岛日报报道)受到社会气氛与政治环境转变影响,不少学生对投身传媒,甚至入读新闻系感到却步。浸会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李文接受本报专访,坦言课程在本港「大环境」下申请人数下跌,但强调学系仍受欢迎,亦积极提升学系竞争力,加入科技元素,包括九月启用的元宇宙故事创意演播室,融合虚拟拍摄与合成技术。他期望学生与家长重新认识新闻专业,「觉得新闻系仍然值得读。」
浸大新闻系创办五十多年来,人才辈出,向来是入学竞争激烈的学系之一。然而,新闻系开办的传理学学士(新闻与数码媒体/公关及广告),今年共有五百三十八人在大学联招首三志愿(Band A)申请报读,较二○学年的五百六十人少约百分之四,收生分数亦录得跌势。
「记者」两字是专业称号

九月刚上任的浸大新闻系系主任李文在专访指,申请人数仍然算多,「课程绝非冷门,只是不如以前那么『火爆』。」他坦言与本港「大环境」不无关系,「大家也很明白,出生率低、更多学生赴海外留学、移民潮都影响到。」他亦指,收生分数反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或对新闻系却步,「这现象其实也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家长对目前传媒生态是否了解?」

李文笑言,现今世代「人人都是记者」的讲法「几攞命」,「装备上可能无错,人人都有一部电话、社交平台,随时随地就能成为『新闻来源』,但这样就能称得上记者吗?」他强调「记者」两字是专业称号,须经过专业的新闻与操守训练,「否则最多只能称为『目击者』。」

为提升学系竞争力,浸大新闻系调整学院配套和课程,追上一日千里的科技发展。同时装备学生应对国际形势,亦正计画举办国际采访团到海外采访国际大事(见另稿),李文期望「回归基本步」后,让家长和学生对传媒界别的专业技能,有所了解与改观,「让大家觉得新闻系仍然值得读。」
元宇宙演播室 穿梭虚实

浸大新闻系的教学设施与专业器材,媲美电视台等传媒机构,九月启用的「元宇宙故事创意演播室」,设有大型绿幕和裸眼立体显示装置。传理学院专业应用副教授赵丽如形容,让学生在虚实之间穿梭,建立虚拟拍摄在传媒界别应用的概念,例如在播报新闻时如何通过科技辅助,将新闻故事表达得更完整,「学生使用绿幕的限制较少,甚至可配合虚拟背景一边走、一边介绍,而非像目前受空间限制,只能站在绿幕前讲解。」

该系更与动画及电影主修的媒体艺术专修合作,在虚拟演播室举行工作坊,让学生学习制作虚拟背景。工作坊以新闻事件为题材,例如以去年M+博物馆开幕为题,制作博物馆内部设置的影片背景,并配合能追踪讲者动作的智能摄影机拍摄。赵丽如表示,目前行内接受虚拟拍摄与合成技术训练的人才不多,以致制作需时,未能广泛应用。新设备将有助学生追上科技发展,推动本地传媒进步。

李文亦提到,真实性作为新闻最基本要求,二○年底成立浸大事实查核中心,是全港首个由学术机构营办的查核中心,学生可自愿参与事实查核工作,经训练后可协助查核网上流传消息的真伪。在新闻系的写作和采访课堂上,亦包含假新闻和事实查核的知识,同时亦强调传媒伦理是记者的必要条件。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