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核酸造假乱象 挽民众信任抗疫

2022-12-03 00:00

疫情肆虐下,核酸检测成了内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没有检测结果,绿码转黄,便寸步难行。在核酸检测常态化下,有部分无良检测机构藉造假敛财,严重影响民众正常生活。事件曝光后,民众在封控下的不满情绪一下子爆发,引发多地抗议。当局须严肃整顿和严惩核酸乱象,以儆效尤,才能挽回民众对政府的防疫政策信心,否则疫情难以有效控制,阻碍社会经济复常。
核酸造假乱象是上周揭发,事缘甘肃省兰州市当局根据核酸检测结果转运阳性感染者时,发现有个别人士的健康码显示核酸检测呈阴性,经调查后发现负责检测的核子华曦实验室造假,而传媒更揭发实验室的母公司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监事张珊珊,同时在多个省市登记了三十五家核酸检测机构,当中十六家是最近三个月才成立,而且每当她的公司开在那里,那里就爆发疫情,令人不禁怀疑她与地方政府涉及利益输送。
暴利驱使检测机构铤而走险
其实,张珊珊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据报有多达二百五十家核酸检测机构频繁造假,例如有人长期在家没社会面接触,检测也呈阳性,甚至有报道指石家庄有检测机构工作人员为了获三千五百元(人民币,下同)奖赏,不惜将某些人本来阴性核酸结果改成阳性,以便有藉口抓人入方舱医院,只不过这些情况并没有像核子基因般大规模和严重。
检测造假猖獗,相信背后原因有两个。首先,暴利驱使无良检测机构为了敛财,不惜绞尽脑汁算计国家,糊弄百姓。虽然核酸检测费由最初逾一百元不断下调至几十元,但每当一处地方有确诊,地方政府往往会封城并进行全面检测,只要检测量庞大,仍足以让检测机构赚个盘满鉢满。据高盛集团经济学家估算,以每四十八小时做一次检测的频率计算,单是占总人口约三成的内地大城市,每年检测费将达二千亿元,若覆盖面达七成人口的大中型城市,每年检测费将高达二万五千亿元。检测费骤眼看很惊人,但相信内地政府会要求检测机构提供折扣优惠,实际落袋金额未必像高盛预估般多。
此外,违法成本低,令检测机构不惜铤而走险。二百五十家机构因频繁造假被责令整改,当中不乏上市公司,只有二十六家被责令暂停业务。以核子基因为例,自前年起被通报违规达十次,包括谎报检测结果、使用非衞生技术人员采样等,但最吊诡的是屡次违规仍获准在各地扩充业务。
检测机构为了赚钱不惜人为地造出「阴变阳」结果,好让地方政府扩大检测规模和延长检测时限,令整个城市陷于停摆,数以万计民众无法上班上学,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最苦的是那些本来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民众,无辜被送到方舱医院隔离,收入减少,甚或因而丢了饭碗,还可能在高风险地方染疫,而那些在人为因素下导致「阳变阴」人士却留在社区播毒,使疫情难以断尾。这解释当检测乱象曝光后,激起民众把积压近三年的经济压力和不满情绪,透过抗议活动宣泄出来。
加强宣传以更科学手段防疫
检测造假不但加大控疫难度,也严重削弱公众对核酸检测的公信力,《人民日报》日前以「核酸乱象不止,疫情永无宁日」为题,指目前已到了非重典不能止乱的时候。因此,当局须从速从严惩处弄虚作假的检测机构,单是整改并不足够,还须徵巨额罚款,并追究其刑事责任,让他们不敢再抱着侥幸之心敛财,而是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协助政府控疫,才能抚平民众心中的疑虑和不安,重拾公众的信任。
严打核酸乱象的同时,当局亦要加强宣传,让专家用科学数据讲解在疫苗普及下,Omicron致病力和致死率减弱,大家不用再视新冠病毒如洪水猛兽,以平常心看待疫情,亦让大家不会觉得当局防疫政策前后矛盾,而是因应疫情新形势而作出调整,增强民众信心。当大家重拾信心,上下一心以更科学方法抗疫,才能打赢这场疫仗,尽快走出疫情。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