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笔论政|反思企业社会责任的真义

2022-11-30 00:00

自古以来人民最关心的莫过于衣、食、住、行,而人民一直以来的渴望就是这四件事不再困扰他们,但没有魔法可以把这四大问题彻底解决,于是唯有靠政府作出纾困措施,略为减轻市民的生活压力。可是「羊毛出自羊身上」,政府的钱也是纳税人的金钱,虽然补贴的确有助市民减轻负担,但如果「加风」不止,任何补贴措施终究会失效。因此必须把握问题根本,首先应努力遏止「加风」。
岂可「奉旨」把成本转嫁消费者

今次通胀的特色就是它是外来输入的,并非因为香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所导致,因此市民的痛感可能较一般通胀更强烈。于过去一段时间,疫情和俄乌战事影响全球供应链,粮食、燃料以至各种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令世界面临严重通胀。香港作为开放型经济体,无可避免受到影响。过去政府都会推出各项纾困措施,如退税、电费和交通费补贴或其他一次性「派糖」措施,帮助市民渡过经济寒冬。可以说,政府能帮尽帮,很多能做的纾困措施都已做过或正在进行中。笔者当然希望政府继续推出更多纾困措施帮助市民,但现在更为逼切的问题在于大企业毫不犹豫地将成本上涨转嫁消费者,从而令政府推出任何纾困措施的成效都会大打折扣。

现在是真正考验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也许对很多大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与民同乐,甚至只是恒常的公关宣传。但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愿意与市民共渡时艰,避免于经济困难时落井下石。任何企业如要于自由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都必须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但是,如今大企业尤其是多家公共事业,只考虑它们的经营成本上升,至于加价后对市民生活造成的恶劣影响,那就是政府的事情。它们之所以说加就加,一方面反映出它们「舍我其谁」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凸显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削弱了它们控制成本的创意和能力。举例说,笔者多年前就曾向电力公司建议大力发展太阳能,可于一些不适合建屋的土地安装太阳能板,将之改为太阳能农场。然而,在一个可以「奉旨」将燃料费升幅转嫁市民的机制下,电力公司没有太大诱因主动开发更多元化的能源组合,甚至变成因循政府的减排政策。事实上,很多说加就加的大企业或多或少都缺乏这种「创造性破坏」的动力。衷心希望各大企业重新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真正意义,于面对挑战时发挥出企业家创新求变的精神,把成本转嫁消费者作为最后一个选项,而不是第一选项。
陈克勤
民建联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