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试答卷示例不再附「评语」

2022-10-31 00:00

今届文凭试考生表现示例不设评语,考评局强调师生可通过《试题专辑》与教师简布会,了解评核要求。 
今届文凭试考生表现示例不设评语,考评局强调师生可通过《试题专辑》与教师简布会,了解评核要求。 

(星岛日报报道)中学文凭试各科《试题专辑》及考试报告即将出炉,考试及评核局日前上载各科考生表现示例,虽列出不同等级的考生答卷,但一改以往做法,未附上指明考生表现优劣、分数得失等的「评语」,教师对此反应不一。考评局解释,不少教师反映甚少参阅示例评语,强调《试题专辑》与各科教师简布会,已有助师生了解评核要求。

考评局日前上载今届文凭试各科考生表现示例,选取各卷别中获第一至第五级的答卷,说明考生的典型表现。今年考生示例取消以往「评语」部分,只罗列考生答案,以中文科作文卷为例,去年「评语」以列表形式,在内容、表达、结构及标点符号,评述考生表现优异或失分的原因,今年仅罗列各级的答案,无从得知考生获此评级的具体理据。

考评局:可参阅《试题专辑》

曾任考评局评核发展部经理的杨颖宇在网上质疑,新做法令考生「得物无所用」,「考生阅读相关文件,不会知道L5好在哪里、L1差在哪里」。视觉艺术科在新安排下只列出画作或设计,连同文字评赏及创作自白,资深视觉艺术科教师梁崇任指,考生多从评语了解优劣,相信新安排旨在引导教师参与简介会或购买《试题专辑》。

不过,宝安商会王少清中学副校长兼中文科科主任谢穗芬认为,示例评语对师生作用有限,「评语其实比较空泛;同学一般也会听教师说明,甚少自行参考示例的评语。」她指考评局要求评卷员有需要时加入评语解释,只要教师有批改经验,不难理解考生表现优劣。

考评局回应指,不少教师反映甚少参阅答卷示例的评语,师生可参阅《试题专辑》内的试卷主席报告,以及为各科目教师而设的简布会,了解详细的考生表现分析,再配合考生表现示例,相信有助师生了解评核要求。今年亦不会把没有评语的示例,标注为「额外示例」,但每科提供的示例数量整体不减,加上文凭试已举办多届,考评局网页载有大量考生表现示例,足够让师生参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