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任前立会绝唱 林郑政绩应由市民打分

2022-06-10 00:00

政府换届在即,特首林郑月娥昨天趁最后一次行政长官答问大会,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哽咽地称交出的成绩表是无愧于自己。平情而论,她任内确实有建树,但同时在应对反修例风暴和疫情时处理不当,让香港一度陷入困局,个中有个人失误,亦有客观环境,是功是过,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古语有云,盖棺才可以定论,她的功过应交由市民和历史判断。

林郑形容过去五年历尽惊涛骇浪,香港出现前所未见严峻挑战,风高浪急,驱动她勇往直前的,是一份强烈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尽管社会对她评价不一,但她认为已交出一张无愧自己的成绩表,为四十二年的公务生涯划上完整句号。
上任初期低估施政难度

林郑五年前上任之初雄心壮志,为解决房屋问题举行一场涉及社会各界的土地大辩论,又努力与泛民接触沟通,试图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反中乱港势力在二〇一九年借修例事件内勾外连,引发回归以来最大动乱,最后在中央出手止暴制乱,再透过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的选举改革,终于由乱到治。可是好景不长,前年却遭到百年不遇的疫情侵袭,逼使当局要封关,实施严厉防疫措施,而两次严峻危机重创本港经济。

诚然,林郑任内致力改善民生,大幅增加社福、医疗和教育开支,例如社福经常开支五年间增幅七成一至一千一百一十八亿元;亦通过引入海外医生,纾解本地医生荒,而昨天立会更通过取消强积金对冲条例草案,加强对打工仔退休保障。为了加快经济转型,过去五年投入创科的资金高逾一千五百亿元;为了解决市民住屋难,她先后提出明日大屿填海工程和北部都会区规划,作为解决长期缺地的长远方案,并承诺兴建二万五千个过渡性房屋,以便短期增加房屋供应。

面对反修例风暴和疫情两大严峻挑战冲击,林郑在多项工作取得进展,虽然不能说成果丰硕,但至少迈前一步,并为未来五至十年发展作好布局,令她觉得自己已足以向市民交代。可是,这两大挑战之所以重创经济,并非完全是客观环境所致,个中与个人失误有关。

修例风波演变成动乱,固然有国际政治因素,就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不惜狠打「香港牌」,在背后支持反中乱港势力发起大规模示威,而林郑在处理事件时连番进退失据,与她错判形势及其「好打得」性格有密切关系。当时她认为道理在自己一方,借陈同佳在台湾杀人一事提出修例,认为成功机会高,即使社会各界反对,要求撤回声音不绝,但她仍坚决去马。在群情愈趋汹涌,面对上百万市民上街示威反对,应撤回以便扑火,但她仍试图强推,待形势失控,她愿意退让时却已经太迟,反而予人软弱之感。
处理修例控疫进退失据

至于林郑处理第五波疫情时,就应否实施禁足强制检测予人摇摆不定感觉,固然与香港是国际城市有关,既要考虑内地对通关清零的要求,亦要顾及与西方通关的需要,可是内地与外国控疫方案截然不同,令港府陷于两难。事后回顾,封城确实不容易,而香港亦不具备条件。可是,林郑作为控疫总指挥,没有制定应对疫情紧急应变预案,见步行步,在疫情防控细节做得不到位,例如追踪、动员能力欠佳,实施在家检疫欠缺指引和支援,令染疫者无所适从,结果导致逾一百二十万人确诊,九千一百七十七人染疫亡。

林郑强调要善始善终,试图在任期最后半个多月完成审议公务员加薪这烫手山芋,最后还是落得知难而退,决定留给下届政府,正正是其「愈遇到困难愈兴奋」、「好打得」的反面,自以为做得称职,却无视现实。其民望长期低迷,与现实形成很大落差,她是否无愧于市民和香港,须交由公众定夺。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