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掌握科技去除塑胶祸害

2022-04-30 00:00

据报,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里检测出塑胶微粒,可在人体内循环,最终停留于器官内,祸患未可估计,反映塑胶危害人类健康已达到灾难级别。

为遏止疫情进一步扩散,政府多次禁晚市堂食,但外卖需求大增,令即弃胶袋及胶餐具的弃置量大幅上升。根据环保署公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二○二○年的废塑胶平均每日弃置量约有二千三百一十二公吨,占香港堆填区都市固体废物弃置量约二成一,当中以胶袋类最多,弃置塑胶餐具占第二位,去年即弃胶餐具的弃置量更较二○一九年增加逾三成。疫下网购飙升,物流使用的气珠胶膜包装大增,加上内地食品输港的发泡胶箱不能运回内地循环再用或回收再造,令堆填区的负荷亦更趋严峻。

政府为压制即弃胶餐具废物的飙升,建议在二○二五年分阶段全面禁用即弃发泡胶餐具,禁用范围除了包括餐饮业处所向顾客提供相关餐具外,亦同时包含销售即弃发泡胶餐具予本地的最终消费者(包括餐饮业处所)。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没有订立明确时间表禁止入口和销售所有非发泡胶即弃胶餐具。

参考台湾地区过去二十年在处理即弃胶餐具问题上,当局不但提出具前瞻性的路綫图,亦分阶段推出各项相关措施,决心于二○三○年正式全面禁止向顾客提供即弃胶餐具。

政府去年已成立二亿元「低碳绿色科研基金」,笔者建议政府善用该基金,鼓励可持续替代品的研发项目,支持本地生产,令高效新替代产品可尽快推出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之馀,亦能配合香港低碳转型和加强环保。
官商民三方通力合作

事实上,政府多次呼吁全民减废,除加强推动减废回收,却没有善用科技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如环保署推出「绿在区区」加强社区回收网络的措施虽获得正面反响,每月回收物超过一千公吨。讽刺的是,「绿在区区」于二○二○年推出「绿绿赏」智能积分卡时,是向市民派发塑胶制造的实体卡,直至今年一月才推出「绿绿赏」手机应用程式。

现时「绿在区区」回收便利点只得二十二间,回收流动点约一百间,有市民认为,回收便利点不足以增加全民减废的意欲。政府一直推动智慧城市,设有多个城市仪表板,提供多项民生数据,在仪表板内几经搜寻,才知道要下载另一手机应用程式「咪嘥嘢」,方可以地图显示附近的回收点。有市民表示,支持减废回收要花时间下载两个应用程式,反映政府未有掌握科技便利市民的背后意义。

全民减废之路绝不容易,笔者期望政府能透过与创科界及初创企业合作,好好利用科技减废,同时促进官商民三方合作,也应和不同地区团体通力合作,让减废氛围深入每区、每幢、每户、每人,以尽早解除塑胶废物危害市民健康的隐忧。
葛佩帆
立法会议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