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发展智慧旅游 先除四大障碍

2021-10-04 00:00

新冠疫情下,跨境旅游活动被逼停止,然而,发展旅游业的步伐却不应停下,尤其是一些本已落后的范畴,更应趁此机会追上。多年来发展停滞不前的智慧旅游,正是其中之一。

智慧旅游是指将先进的数码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AI)、云端运算、虚拟实境(VR)、扩增实境(AR)和物联网等,融入旅游系统,以带来竞争优势。

香港近年亦有发展智慧旅游,例如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在多个旅游热点设置高速上网点,旅游发展局亦于一八年与Sky 100及VR体验设计公司Timelooper合作,推出「VR时光倒流香港游」微电影。此外,政府分别于一七及二○年,发表《旅游业发展蓝图》及《香港智慧城市蓝图2.0》,推进智慧旅游的发展平台。

不过,即使政府已推出不少措施,但本港在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多年来仍未有重大突破,有必要反思个中原因。智经早前与三十八位来自旅游业界、学术界及全港十八区的持份者进行访谈,大致归纳出不利香港发展为智慧旅游目的地的四大障碍及对策。

障碍一:支援业界措施突中止 技术更新难维持

首先是业界支援欠持续。为鼓励业界提升资讯科技水平,政府于一六年拨款成立「旅行社资讯科技发展配对基金先导计画」,资助中小型旅行社利用资讯科技拓展业务,并获得业界热烈反响。惟计画于二○年中停止接受申请,当局并未有继续注资的打算。

先导计画突然中止,难免影响中小型旅行社的科技发展,智经认为,当局宜因应资讯科技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业界应用时之难处,提供持续资金支援,同时就先导计画的落实成效作出评估,集思广益,改善计画。

障碍二:院校缺跨专业学科 落后业界需要

智慧旅游属于跨专业的概念,需要具备跨专业学科知识的人才,除了一般的行业知识,还要兼备与行业相关的资讯科技知识,例如航空业专用软件、旅行社网上报名系统等。但目前本港院校未有设置相关的跨专业学科。

因此,本港院校未来或需与其他学系合作,推出更多有关智慧旅游的跨学系课程,例如数据科学及大数据分析,同时提供清晰的行业前景,吸引学生投身行业。旅游业界机构亦可透过企校合作形式举办在职培训,从而回应智慧旅游发展所需。

障碍三:发展流于基本硬件配套

另一障碍是本港智慧旅游发展仍停留于建设基本硬件配套。一些智慧旅游发展较成熟的地方,现时已能混合应用不同的数码科技于整个旅游体验之中。如云南省政府与腾讯云开发的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共同推出的「一机游云南」应用程式,整合了人脸识别、AI、智慧零售等多项技术与功能,并覆盖近三千个政府部门、三百多个景区等,以满足旅客的全方位旅游需求和体验。

香港当局有必要急起直追,加快促进流动通讯、物联网及大数据等科技应用,否则当各国重启关口,争夺旅客时,本港恐难以与全球竞争。

障碍四:数据开放及收集成效不彰

一个智慧旅游目的地,需要从硬件配套、政府或组织和旅客方面,收集、分析及处理数据,并将之转化为具商业价值的旅游产品及体验,以提升旅游业的效率、可持续性及旅客体验。

但在香港,旅发局网站推介的十五个「实用Apps」,均由第三方开发,内容一般是提供资讯,旅游实用功能欠奉之馀,亦错失收集旅客数据的机会。而本港的私营运输机构基于商业理由,甚少公开数据。至于旅游景点的营办机构,虽然部分会就游客人流或高峰时段等进行统计,却欠缺实时公开相关资讯的平台,以致效果有限。

要说服各持份者交出数据,困难不容小觑,对私营企业来说,开放数据等同向竞争对手提供资源。但其实共享数据才可创造双赢。

另一方面,收集数据需要基建配合,例如政府推动的「多功能智慧灯柱」,收集的气象、空气质素、道路车流等实时城市数据,可开放予公众开发更多创新应用。但灯柱使用的蓝牙定位器及摄影机,均引发市民的私隐忧虑,间接影响智慧旅游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政府应担当领导和联系角色,建立数码平台,营造有利环境,从而鼓励私营企业和旅客分享旅游数据及资讯,包括设法平衡资讯与私隐管理,并藉完善的规管架构,争取市民和旅客的信心。

随着数码科技发展日益发达,发展智慧旅游成为大势所趋,惟本港发展明显落后。本港若要追上其他地方的步伐,需先认清眼前障碍,并从创新技术应用、跨学科人才培育、数据共享与管理,以及协助业界提升竞争力四个层面着手,作出改善。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