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上市全球流行 易会满:需要研究

2021-09-0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近年成资本市场新宠,各国先后跳上这架列车,本港正酝酿相关谘询文件拟第三季出台,中国似乎亦有意部署此新型上市方式。中证监主席易会满日前首度发声谈及SPAC,他表示近两年,部分境外市场通过SPAC模式上市的融资活动大增,中证监会持续关注,需要进一步跟踪及研究。

易会满于本周一(6日)在第60届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深化资本市场开发合作,促进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发展》的致辞。在发行上市模式创新的问题上,易会满指出近两年,部分境外市场以SPAC形式上市的融资活动大增,还出现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这对传统的上市模式形成了颠覆性挑战。

他进一步称,有观点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IPO虚拟化」和「脱媒」的现象。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引发不少新问题,当局将持续关注是否每个市场皆具备条件。因此,「我们持续在关注,是否在每个市场都具备条件?这需要我们进一步跟踪及研究。」

除此之外,易会满表示,新兴交易方式的监管问题也是当务之急。交易所对入市资金结构和新型交易工具的问题需要思考。在成熟市场、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比较普遍,在增强市场流动性、提升定价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交易趋同、波动加剧、有违市场公平等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刚迎来一个历史性时刻,时隔30年再有新交易所出现,将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形成了京沪深三足鼎立之势。在此之后,易会满又首度提出将研究SPAC模式,有市场人士猜测,中国或有意将SPAC的创新型上市方式,研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中率先使用,以吸引创新型中小企业。

有「亚洲SPAC教父」之称的汇泽亚洲创始合夥人王干文(Jason Wong)表示,中国才刚刚提及SPAC这个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研究其可行性。不过,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如果要引入SPAC这种上市模式,在玩法上将会与香港、新加坡、美国市场十分不同,亦难以吸引外资加入。至于SPAC是否将应用于北京证券交易所,相信只是大家的揣测,等到真正落实仍有很长的一段路。

华盛证券分析师聂振邦认为,中证监对SPAC上市形式或不会太抗拒,是符合国际潮流的做法。不过,SPAC的倾向是中资企业走出中国上市的一种渠道,现时主流仍是赴美挂牌,因此即使中国开通以SPAC方式上市的渠道,亦不见得有吸引力。他续指,SPAC发起人明知外企无意在中国上市,便只能向中国企业招手,但中国企业要在中国上市,根本就毋须用SPAC,直接申请上市便可。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