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细菌基因侦测肠癌 中大技术灵敏度达94%
2021-07-29 00:00
由于早期大肠癌可能没有任何先兆及病徵,大便隐血测试是现行一个较为方便的非入侵性检测。不过,相关测试灵敏度只有约五成,并有严重假阴性的漏洞,且其测试无法预测瘜肉复发,灵敏度只有不足一成,故有复发风险的大肠瘜肉患者仍需定期接受大肠镜检查。此不但令患者「闻镜色变」,亦令大肠镜检查工作百上加斤,医疗系统不胜负荷。
为更准确检测出早期大肠癌患者,中大医学院科研团队利用了宏基因大数据,识别出一组共四种特定细菌基因(名为M3),以作出非入侵性的大肠癌检测。团队分析逾一千一百名研究参加者的粪便样本,当中包括大肠癌或大肠瘜肉患者。结果显示,相关细菌基因M3识别大肠癌患者的灵敏度高达九成四,可媲美大肠镜。
另外,研究团队亦进一步将技术扩展至侦测大肠瘜肉复发,跟进二百多名曾在五年内切除大肠瘜肉的人士,发现有瘜肉复发的患者的粪便样本相关细菌基因M3水平较没有复发的患者高。结果证实,其侦测大肠瘜肉复发的灵敏度超过九成,解决了现时大便隐血测试未能有效侦测瘜肉复发的局限,亦能更精准找出需接受大肠镜检查的高危患者,减少「非必要」的入侵性检查所产生的潜在风险。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补充,团队曾侦测到的瘜肉介乎五毫米至三十毫米。
她续指,新测试为非入侵性,加上毋须预先清理肠道且可在家中收集小量粪便。市民可在家中采集少量粪便样本到医院实验室,四小时内则可取得结果。不过,正服用抗生素的市民则不适合接受测试,因抗生素或影响粪便细菌组合,需在完成疗程后数周方可接受测试。
中大医学院院长陈家亮则表示,细菌基因测试现已可供市民使用,市民可因应风险和需要联络家庭医生选择测试。他对未来普及使用此测试审慎乐观,因其成本远较大肠镜低,而团队亦将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商讨,将测试纳入大肠癌筛查计画。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