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旭﹕料有内地医学院纳入免试名单
2021-06-21 00:00
修订《医生注册条例》草案势将通过,胡定旭昨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香港人均医生比例远远落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是不争的事实。他以市民患有肿瘤为例,由转介至专科医生、到做检查确诊,再到排期手术,过程可能长达一两年,「只要你去公立医院走一趟,你就知道,我们的医生多么不足。」他亦提到,新建成的北大屿山医院,正因医护人手不够,至今仍未能全面开放。
他又指,公立医院医生在病人众多的情况下长期高负荷工作,故不少医生提前上班,中午可能随便吃个盒饭就继续工作,「每天准时下班基本没可能。」他续指,医者父母心,香港医生均希望有足够时间面诊每一名病人,惟在公立医院排长队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故不少人在积累工作经验后选择去私营医疗体系执业。
虽然本港有两所医学院培训医科生,但他认为加学额远远无法补足医生的缺口,而随著人口不断老化,未来的医疗需求只会愈来愈大。胡定旭透露,自己有位朋友是在美国很有名的医生,因在香港的父亲患癌,本来打算回港执业,但年过五旬的他需要和新手医生一样通过全科考试,且要在医管局实习一年,故朋友认为「香港不欢迎我」,回港之事无奈作罢,「有一批很专业、优秀医学院毕业或外科医学院的院士,他们愿意回来干嘛不让他们回来呢?」
他相信出于保护主义而不愿香港增新途径引入医生的本地医生只是少数,而未来香港的医疗系统也肯定能维持高水平。他认为,现在特区政府提出的引入非本地培训港人医生方案仍然比较严,包括要求必须为香港永久居民,希望新方案能缩减市民在公立医院的排队时间,为老百姓带来益处。
胡定旭预计中国内地或有一至两所医学院在名单内,而声称新方案是为了引入内地医生的阴谋论完全不能成立,因为内地人口基数大,医生需求量更大。他说,内地疑难杂症多,客观上有助提升医术,内地专家医生来港执业的意愿并不高。他又指,未来内地和香港在医疗领域的融合空间很大,未来如可让香港医生大规模赴内地培训的机制,接触更多罕有病例,「大湾区对香港医生而言是好事。」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