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司法覆核升假象 法援署拒再食死猫

2021-03-1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最新统计显示,高等法院在一九年接获申请司法覆核个案,较一八年增加接近三成;近期法援署先后遭质疑审批法援申请准则过于宽松,有滥发资助之嫌,署方亦因而被卷入政治漩涡,背上发放公帑给黑暴攻击政府的黑镬。负责监管法援署的法律援助服务局的主席梁永祥,以及法律援助署署长邝宝昌,首度开腔回应外界多年来对法援署的流言蜚语,坦言「拒绝再食死猫」,强调「很多人听到司法覆核或难民声请,就觉得是法援个案,但其实绝大部分都与我们无关。」

「刚获委任时,朋友即叫我留意,不要再那么多司法覆核。他们印象中法援署有很大问题。但到任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法援署食了很多死猫,我们应该主动些出来说话,反击错误的指控。」法律援助服务局主席的梁永祥说。

近年较多人提出的批评,是为何法援署帮助那些暴动示威人士,法援署因批出相关的资助,被卷入政治漩涡。梁永祥指这是对法援法例的误解,「对于刑事诉讼,只要申请人符合资产审查,法律援助不分种族,不分政治立场,不分黄蓝,只看他有多少资产。他们只是疑犯,不理他们犯的是暴动或是国安法,面对刑事检控及审讯的人我们都会帮他们。就算是香港著名大贼,我们也有批准法援。」

不过梁永祥补充,坊间有基金为反修例示威者提供的第二位大律师,通常为年资或经验较浅,未符合获委派法援案件资格的大律师,有关法律代表并非由法援署委派,不会为公帑带来额外负担。他强调,法援署会考虑每个司法覆核个案的申请是否值得由法院作出定断,「例如有同性恋获批法援告政府,有人觉得我们跟政府对着干。但其实这些个案值得经法庭作出定断,然后整个社会跟住裁决做,对社会运作顺畅有很大帮助。」

法援署署长邝宝昌以居港权官司为例,当年他有份处理这类官司的法援申请,结果被人批评鼓励人偷渡,「我们不是鼓励人来偷渡,而是要透过终审法院裁定哪些人有居港权,哪些人没有。官司定案后再偷渡来港的人大幅减少,最终社会得益,相比之下,政府在官司中所付出的资源实在是物有所值。」

法援署在今个财政年度的开支预算达十七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百分之八点三,有人质疑近年法援署开支预算大增,是因为帮助大量假难民酷刑声请个案。邝宝昌以数字申冤,指将酷刑声请个案全入法援数,并不公平,「一七年收到八百四十一宗申请,只批了十宗;一八年有一千三百八十宗申请,批了三十七宗;一九年有五百九十二宗申请,批了六十三宗。」

他亦透露,法援开支花在司法覆核案件的,只占全部开支的百分之三左右,更多开支是用在民生案件,例如南丫海难法援个案、八仙岭、嘉利大厦火灾个案、业主立案法团公众安全责任个案、非法劳工索偿个案、遣散费计算个案、亚视清盘等个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