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配水库当水缸 文物保育专员致歉

2020-12-30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在水务署进行拆卸工程期间,无意中发现逾百年的古罗马式的历史建筑,港府即时叫停工程,惟蓄水池二十米乘十米的顶部已遭凿毁,而水池原本总共有一百条支柱,现有四条支柱已遭破坏。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昨日到场指,水务署在二〇一七年曾就清拆减压缸谘询古物古迹办事处,由于当时只把水库界定为普通的水缸,古迹办认为毋须再作跟进,他就部门沟通时敏感度不足致歉,又形容事件是「挂一漏万」。发展局局长黄伟纶称,港府认为项目值得保存保育,让市民享用有关地方。

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昨日到主教山配水库视察,他指水务署在二〇一七年曾就清拆减压缸谘询古物古迹办事处,基于当刻的资料及沟通,把主教山配水库理解为一个水缸,由于古物谘询会在同年三月把水缸界定为不作评级的构建物,因此认为不需要再作下一步跟进,惟经过近日的视察后,认为主教山配水库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水缸,而是一个充满特色及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他又对于部门同事对事件敏感度不足,及出现「挂万漏一」的情况,他对此向公众表示歉意,又承诺正考虑是否就相关建筑进行历史评级,期望在数个月内交给古物谘询委员会考虑。

蒋志豪称,古迹办已检讨事件,提醒各政府部门,日后涉及大工程及历史建筑时,均要谘询古迹办,古迹办在处理谘询时亦要提高敏感度。他又提到,本港另外有至少四个地下配水库属战前建筑物,各个水库均具特色,透露古迹办将与水务署展开研究工作,以探索相关建物的历史价值。他又说,由于水池早于七十年代已经停止运作,而且现场十分黑暗,一般市民不会入内,又认为减压缸范围仍有一定危险,呼吁市民不要尝试进入,水务署会为减压缸安排加固工程,确保结构安全,强调不会继续重整工程。

水务供署供应及分配(市区)科九龙区总工程师何礼华说,蓄水池顶部有二十米乘十米已遭凿毁,而水缸原本总共有一百条支柱,不过工程已导致四条支柱受破坏,二十二条内藏在水缸另有七十八条支柱外露。他又指,水务署从本月二十八日已停止工程,强调署方和古迹办未来会作更紧密的沟通,并会协助古迹办进行分析及评估工作,以及会尽全力保护和加固主教山配水库,待古迹办进行评定工作后,将会决定如何修复主教山配水库。

对于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发逾百年前的古罗马式建筑,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承认政府做法有改进空间,认为项目值得保存保育,让市民享用有关地方。他续指,古谘会下次会议订在三月,古迹办会争取在三个月之内由专家作评估,赶及交到下次会议由古谘会评级,令政府有基础作进一步工作。

昨日亦有大批市民希望能一睹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库的风采,但一带已被铁丝网围封,不少市民要失望而回,不过也有市民剪去已围封铁丝网尝试入内。另外,警方日前向八名在巴域街主教山一蓄水池聚集人士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

本报翻查水务署曾提交的文件,发现蓄水池建于一九三〇年前,不过有更多历史档案显示这个建筑群可能有逾百年历史。当年一份立法会文件指,一个配水库将于九龙塘村以北的一座山兴建,地图位置正正与今日主教山的配库脗合。而四年后的八月,即一九〇四年,清朝仍未灭亡,配水库已建成,水库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六年历史。据资料显示,水库的直径长一百五十英尺、二十英尺深,储水量有二百万加仑。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