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脱鈎

2020-10-06 00:00

美国已成为COVID-19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国家,而且当地感染人数仍持续增加。目前感染人数已是四月高峰时的两倍多。因此,多个州份已恢复封锁,以遏止病毒在社区大爆发。尽管COVID-19的死亡率和传播性甚高,但人们对环球经济能V型复苏仍感乐观。因此,股市在三月初暴跌之后,S&P 500指数至今已反弹近五成,重返高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指出,现时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间出现脱节。美国在疫情中,经济陷入衰退,超过四千万工人申领失业救济金,而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百分之四点九。即使企业已重新开业,自愿性社交距离仍在拖累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因大规模裁员和企业倒闭,导致「伤痕累累」。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实体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比想像的更广、更深。

尽管坏消息不断涌现,但股市依然坚挺,甚至升至接近高位。

金融市场目前处于一种不合理的兴高采烈和贪婪的状态。这种繁荣的景象,不是因为经济V形复苏。而是源于市场憧憬中央银行将会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措施(如无限量QE政策),以应对COVID-19病毒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罗森伯格研究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戴维.罗森伯格亦曾表示,「这(股市上升)与疫苗研究无关,与经济重启无关,当然也与经济V形反弹无关。」而是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市场现金流动性,引起金融市场资金泛滥,甚至泡沫化。

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积极研究有效应对COVID-19的治疗方案,而且有些国家的COVID-19疫苗正展开第三期临牀测试。因此,市场憧憬当疫苗能研究成功,经济就能够快速复苏。

从历史上看,股市要从暴跌中恢复过来,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得以恢复。就以〇八年金融海啸的杜琼斯指数为例,当时指数由〇九年低位六千四百四十点,足足用了五年时间才能重返高点。如今,杜指却在不足半年时间,就能升至接近高位。

但随着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持续增加,各国政客将会提议第二轮社区封锁的议案。相信,第二波疫情的出现,会令全球贸易紧张的局势加剧,引发重大的「资产价格修正」。当企业大规模倒闭时,就会增加市场再次暴跌的风险。无论如何,金融市场和经济都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而金融市场对不确定性极为敏感。

另外,华府的二万亿美元刺激经济法案,可令符合条件的市民领取失业救济金外,还可每周额外取得六百美元。但由于失业救济金在七月底到期,这因素可能会引发下一轮熊市出现。

如果参议院不通过下一轮刺激经济法案。届时,失业人士的收入就会大幅削减。这可能会令整个零售业产生骨牌效应,导致企业收入大受打击,从而引发另一场股市崩盘。

一般来说,当银行业(旧经济)兴旺时,才表示实体经济已复苏。

李孟源

香港青年联会常务会董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