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为保社交距离 场所应「谢绝小孩」﹖

2020-05-11 00:00

香港的新冠肺炎疫情稍为缓和,政府的限聚措施亦略为放宽。虽然不少市民仍然保持警觉,但万一遇上的人不顾或不知风险,始终会感到不安。以到食肆用餐为例,若店内有小孩大叫、吵闹,或是脱下口罩乱跑,难免令人担心互相感染。

南韩市场研究公司Macromill Embrain去年四月进行一项调查,一千名十九至五十九岁受访者中,有百分之六十点九表示至少一次对于小孩在公众场所的行为感到不满,当中以餐厅为数最多,其次为咖啡店、地下铁、戏院和超级市场,可见小孩吵闹所造成的滋扰在当地颇为普遍。

近年,不少国家都出现「谢绝小孩」的商店,表明不招待带有小孩的人士。而在上述调查中,百分之六十六点一人认同餐厅及咖啡店有需要划分「谢绝小孩」区域,值得留意的是,百分之五十四点八的家长对相关提议表示认同。

支持原因一:拥有不被小孩骚扰的权利

有曾被骚扰的人表示,小孩有时会不守规矩,他们的父母却未必察觉当中的问题,故认为必须采取某些限制措施。亦有支持设立「谢绝小孩」区域的受访者认为,人们有权在不受小孩行为影响的环境下进食和享用咖啡。

支持者中甚至有为人父母者。一名南韩母亲表示,对于别人总是盯着自己和失控的孩子感到不自在,认为餐厅若能写明不招待小孩,对她而言更好,她亦宁愿光顾欢迎孩子的地方。

支持原因二:家长未尽管教责任

小孩哭闹有时无可避免,但家长有责任确保年幼子女在公众场合的安全,并避免他们的行为滋扰他人,但有些父母却选择一笑置之。

在南韩,人们会用「Mamchung」来形容麻烦的妈妈,当中Mam是妈妈的意思,而Chung代表昆虫。

这些「Mamchung」被指把小孩子放上桌上换尿片、小朋友在咖啡店走来走去却不予理会,放任他们在店内游玩,自己则和朋友聊天玩手机喝咖啡,被形容为粗鲁无礼,无视公众空间的秩序和礼仪。

反对原因:矫枉过正 或涉歧视

另一方面,也有人反对将小孩拒诸门外。有家长认为,并不是所有小孩都会在公共场所造成麻烦,禁止他们内进是反应过敏,而设立「谢绝小孩」区更会限制有孩子家庭的选择,构成歧视。

一六年九月,南韩有一家人带着九岁的小孩到济洲岛一家餐厅吃饭,但餐厅表示不欢迎十三岁以下小孩,并拒绝该家庭进入餐厅,该家庭其后向南韩国家人权委员会投诉。餐厅事后解释,因担心发生事故,以及避免给其他顾客带来麻烦而作出禁令。

国家人权委员会于翌年裁定餐厅的「谢绝小孩」政策是歧视行为。委员会表示,根据《宪法》第15条,经营商业设施的人有权自由经营其业务,但不代表这种自由不受限制,并指出餐厅售卖的是牛扒、意大利面等食品,相信环境对小孩的身心无害,亦不认为所有小孩和陪同他们的人,会对餐厅老板或其他顾客造成很大损害,认为商店持有人必须有合理的理由,才可排除特定群组获得其服务。

方案一:改善布局 建构小孩友善场所

其实,想避免问题发生,不一定要将小孩拒诸门外。南韩一所三层高的咖啡店选择局部实施禁令,将最高层设为「谢绝小孩」区,让不想被小孩骚扰的顾客使用,而带同小孩光顾的客人则集中在一、二楼,成功吸引双方客人。

对于铺面一般较细的香港而言,要设立不同区域并不容易。位于荃湾的宜家家俬,则把餐厅和儿童乐园设置在同一区域,让家长边用餐边看管小孩,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小孩骚扰其他客人,但至少可以把小孩集中在一个地方,或可减少到处乱跑的问题。若非疫情之下要避免人与人的近距离接触,类似设施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方案二:开设家教课程 教小孩基本礼仪

虽说稚子无知,未必明白自己的行径会打扰别人,但部分家长可能因为溺爱子女、不懂处理、懒得理会等种种原因,而没有指导子女在公众场所遵守礼仪。

日本仙台市有托儿所开设「管教教室」,教小孩自发性做到生活上的基本礼仪,例如当离开座位时,让小孩自动自觉地把椅子推回桌子底下。

总括而言,要真正解决问题,家长责无旁贷。家长平时宜注意育儿方式,帮助孩子控制情绪,并适时教导公众场所的礼仪。

若一时间无法安抚子女,则可考虑暂时将他们带离现场,而其他顾客若看见家长有难,在合理情况下也宜尽量包容。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