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獲「人類福祉獎」 呂志和獎得獎名單出爐

2018-08-24 16:31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2018年度得獎名單揭曉。梁譽東攝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2018年度得獎名單揭曉。梁譽東攝

「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今日正式公布2018年度3位得獎者,分別為獲得「正能量獎」的印度非政府組織伯樂林教育基金會、獲「人類福祉獎」的世界氣象組織及獲「持續發展獎」的再生能源推動者漢斯-約瑟夫·費爾(Hans-Josef Fell)。3個獲獎單位將於10月到訪香港,出席「呂志和獎」頒獎典禮。至於明年的提名期於9月開始,而來年將取消關注領域安排,讓更多人獲提名機會。

「正能量獎」旨在表揚處於逆境,面對困難仍堅毅不拔的個人或團體,今年獎項關注領域是「掃除文盲」。獲獎的印度非政府組織伯樂林教育基金會(Pratham) 在改善印度的教育質素及提升印度人識字率貢獻巨大,專注於高質量、低成本及可被複製的教學模式,以填補教育系統漏洞。其工作包括直接協助100萬名兒童達至基本讀寫能力、革新培訓老師方法,並改變印度過往只以入學率作教育目標的政策。這套教育模式對全球發展中國家影響深遠,至今已於三大洲、16個國家獲得實踐及推廣。

「人類福祉獎」旨在表揚個人或組織對提升人類福祉所作的卓越貢獻,今年獎項的關注領域為「降低天然災害的影響」。獲獎的世界氣象組織(WMO) 是聯合國轄下的專門機構,由191個國家及地區成員組成,憑藉其信息系統及全球綜合觀測系統的強大網絡,每日24小時向全球即時發布天氣預佈及資訊,讓各地政府提供可靠及有效天氣服務,在預測及減緩天氣災害方面取得重大成功。過去50年,全球因極端天氣事件而引致死亡率的減幅高達10倍。

「持續發展獎」旨在嘉許個人或團體惠澤當代社群及造福後世,引領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傑出成就,今年獎項關注領域為「發展可再生能源」。得獎者是來自德國的漢斯-約瑟夫·費爾(Hans-Josef Fell),他是國際公認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運動創始人。費爾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積極推動德國的生態運動,1994年他創立全球首家太陽能發電公司,改變可再生能源市場。此外,費爾更起草及成功爭取德國通過《可再生能源法案》,有助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電、水電和地熱能的發展,推動其大規模生產致價格下降,法案獲全球多國借鑑100多次。

「呂志和獎」創辦人及董事會主席暨獎項理事會主席呂志和表示,3年前他成立獎項是為了致力表揚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先進力量、改變人類福祉的卓越典範及有助世人心靈幸福的正能量楷模。他認為,上述3個得獎者對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提升人類福祉及正能量方面作出莫大貢獻,獲獎項理事會一致推選,實至名歸。

被問及為何今年未有中國與香港提名人士,呂志和表示,獲提名及得獎者不限種族、國籍和地域等因素影響,認為獎項屬國際世界文明獎,表揚全球有貢獻人士或團體,強調自己亦希望中國人有更好的發明及作出推動,冀不同國家繼續為世界福祉作出貢獻,最重要是和諧共享。

「呂志和獎」獎項推薦委員會主席劉遵義教授指出,3個獲獎單位將於今年10月到訪香港,出席「呂志和獎」頒獎典禮。每位得獎者將獲頒2千萬港元現金獎、證書及獎座。至於明年的提名期將於9月開始,而總結過去3年,發現獎項設關注領域雖然令提名更集中,但難免出現「遺珠」,因此來年將取消關注領域,令更多人可隨時獲得提名機會。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