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真社》指空管數據處理器雙重故障 系統曾陷「緊急狀態」

2018-08-21 14:40

機場新空管系統安全性再度引起質疑。資料圖片
機場新空管系統安全性再度引起質疑。資料圖片

民航處航空交通管理系統1號系統本月13日下午近4時半,航班數據處理器曾出現短暫故障。民航處指,當工程人員按預設程序轉用設計相同的2號系統後,航班數據的處理和顯示回復正常運作,過程歷時6分鐘,沒有對航空安全構成影響。

不過據《傳真社》披露,今次事故涉及主系統2個航班數據處理器同時出現故障,先後進入「降級模式」及「緊急狀態」,須轉用備用系統。其間部分功能受到影響,空管人員須改用人手操作。另外發生故障的主系統在重啟後,須進行數據同步約1小時,才能轉為備用系統。《傳真社》指,上述具體情況獲民航處確認,但民航處從未向外公佈。民航處昨日回應《傳真社》查詢時,仍未有交代是甚麼原因導致今次故障,僅指「事發後即時責成承辦商徹底調查事件和盡快提交長遠的解決方案。」

《傳真社》引述消息人士,指新空管的主系統和備用系統,各自配備兩個航班數據處理器(FDP),其中一個處於活動狀態時,另一個會作為備用;當運行中的處理器出現問題,系統會自動切換至備用處理器。消息人士透露,當日下午主系統運行中的處理器出現故障,切換至備用處理器後仍未能解決問題,屬數據器雙重故障。當時系統發出警報訊息,主系統進入了喪失大部分處理器功能的「降級模式」及「緊急狀態」,因此須轉用備用系統。

民航處回覆《傳真社》查詢時,證實按內部安全設定,當日主系統在其中一個處理器出現故障時進入了「降級模式」模式,當主系統兩個處理器均故障時,空管人員的雷達屏幕顯示了「緊急狀態」作為提示。

《傳真社》又進一步確認,當日系統有其他功能受到影響,包括透過處理器與鄰近飛行情報區交換航班資料的功能,空管人員須改以語音通話與鄰近情報區確保安全交接飛機。另外讓空管人員透過特定收發器,向機師傳送離場路線和飛行高度等指示的飛前放行指示數據服務,也在轉換至備用系統時停止運作,空管人員須轉用效率較低的無線電語音通話與機師聯絡,消息指情況持續逾半小時。至於出現故障的主系統,在重啟後也需要進行約一小時的「數據同步」,才順利轉為備用系統。

消息人士向《傳真社》表示,一套高性能的空管系統應該有完善的容錯功能及韌性,能夠自我修復人為或隨機問題。他批評,處理器屢次出現雙重故障,說明系統無法將問題隔離在運行中的處理器上,令備用處理器不受影響。

《傳真社》披露數據處理器曾雙重故障,空管系統曾出現緊急狀態。《傳真社》製圖
《傳真社》披露數據處理器曾雙重故障,空管系統曾出現緊急狀態。《傳真社》製圖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