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去魚尾紋打HIFU 婦右眼中招變白內障險失明

2018-08-15 06:54

左起:眼科專科醫生譚秀雯、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周伯展及李女士。
左起:眼科專科醫生譚秀雯、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周伯展及李女士。

政府暫未規管美容儀器銷售、使用等情況,近年有美容業人士以加強緊緻皮膚為賣點,吸引女士接受HIFU(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技術)療程,但過程貼近眼睛,導致傷害。有眼科醫生2年內收到5宗因HIFU令眼睛受傷的個案,情況輕微者得到治療後,可恢復原本視力,但情況嚴重者須移植眼睛部份組織,甚至會導致失明。醫生呼籲市民進行相關療程前,要先留意商戶品質及口碑,保障自己,亦促請政府盡快立法規管。

「拉提及膚質改善,緊緻感提升」是美容業宣傳HIFU時的常見字句,有廣告稱HIFU產生的熱能,可令目標組織加熱至攝氏60至70度,促使膠原蛋白增生,令肌膚變得更有彈性。李太亦希望有類似效果,因緣際會下認識一名提供服務的美容師。李太憶述,當天到美容師家中,屋內沒有大型設備,主要有HIFU儀器。療程前,美容師沒有向她講解療程會帶來任何風險,李太亦有支付數千元療程費用。

李太先接受右邊臉的療程,她沒有感受到任何痛楚,但直至HIFU儀器靠近左眼眼角,大約10幾秒後,她感到疼痛不已,立即終止程序。她翌日視力朦朧前往求醫,醫生診斷後證實她患上白內障,晶狀體9成部份變得混濁,更留下3毫米傷痕。按醫生建議觀察2個月後,進行更換人工晶狀體手術,視力才回復正常。

李太指自己事發前一個月才完成眼睛覆診,結果評定為視力良好,她認為是美容師導致她左眼受損。美容師起初推搪責任,但當李太展示接受療程前的視力報告,美容師願意承擔手術及覆診費用。

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周伯展稱,晶狀體猶如雞蛋的蛋白,遇熱會變白、混濁,沒有復元機會,須要更換人工晶狀體。若HIFU儀器傷及視網膜,他表示,可能會導致流血甚至視網膜脫落,沒有得到適當治療或致失明;若直接傷害視網膜中的黃斑點,可能會引致即時失明。周伯展得悉,業界使用HIFU儀器時,會先替消費者戴上保護眼罩,過程中亦會避開眼框位置。據他了解,過去2年已有5宗類似個案,他呼籲市民接受相關療程前,應先認清機構的口碑,了解保護措施及風險後才作決定,亦希望政府盡快規管指定人士,才有資格使用醫療儀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