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會:兩任台長解構颱風命名準則 「葡撻」襲港太搞笑遭否決
2018-08-14 14:29
近日「貝碧嘉」來襲,是澳門一種特色甜品,有多少人清楚了解颱風的改名機制呢?天文台近日在Facebook重發《氣象冷知識》短片,由台長岑智明和前台長林超英解釋颱風名字由來。並表示「菠蘿包」和「葡撻」曾被提名為颱風名字。
林超英表示,1952年起,香港用駐關島美軍制定的熱帶氣旋名單命名,香港人將颱風稱為「風姐」,因爲名單內全是女生名字。香港第一個有紀錄的「風姐」是1952年的「諾娜」。1970年代,美國開始注重男女平等,於是1979年起,男、女性名字各佔一半。香港人較有印象的颱風包括,以女性命名的「溫黛」和男性命名的「約克」。
過去曾要求改用國家地區建議的風名,1997年提出,2000年時改制,由14個國家和地區各提供10個,為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輪流使用。而「珊珊」是向1996年為香港奪得奧運金牌的李麗珊致敬。
天文台亦在2005年舉辦的全港命名比賽,接獲超過2萬個提名,包括「菠蘿包」、「人力車」和「包山」等,最後「太極」和「木棉」高票當選。但颱風委員會並沒有接納,並指「太極」的英文「TAICHI」在日文發音中與日本人名相似,日本怕勾起某些國家對日本侵佔的回憶;而「木棉」則因英文「KAPOK」在某國語言中解作性器官。香港只能提交後備的「白海豚」和「獅子山」。
岑智明表示,颱風若造成太大傷亡,名字不會被重用,例如「海燕」,「威馬遜」和「莫蘭蒂」。更笑指澳門曾申請以「葡撻」命名颱風,但「葡撻襲港」太搞笑而否決。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