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閉幕市民掃平貨 有書商指銷情理想

2018-07-24 18:13

超媒體指今年人流減少,因此只好割價散貨。
超媒體指今年人流減少,因此只好割價散貨。

一連7日的書展今日下午5時閉幕,不少市民趁最後機會到場搜購心頭好,有書商亦減價促銷,但亦有書商維持書展首日優惠,「大劈價」情況不算普遍。不少書商表示今年銷量較去年上升,對銷情感到滿意;不過亦有書商指,今年人流較去年疏落,因此推出「割價」至五元兩本散貨。
在書展閉幕前三小時,部分書商已設有特別優惠,不過場內就未見出現搶書潮。超媒體出版昨晚更減價促銷,原由100元6本書,調查至5元2本,出版經理王淑蓮指,今年「不旺丁不旺財」,部份經過的讀者亦只看不賣,認為推出折上折優惠讀者才會消費,折扣推出後銷量上升四至五成。她坦言,自己也有寫作,作品被低價賣書感傷心,不敢幻想讀者低價購入後是否會閱讀。不過王淑蓮指,文化工作不應完全從錢看,即使過去4年蝕本離場,也希望繼續提供平台讓作者發表作品。
不過,亦有書商沒有利用「劈價」促銷。樂文書店由開幕至閉幕都維持同一優惠,負責人林璧芬指「自己與附近的書商都沒有在最後一天減價,不希望書商之間以劈價的方式競爭,最後反而令大家都蝕本,兩敗俱傷。」她又指今年市民買書的數量都是一本起兩本止,但天氣各方面都造好,銷量增加約10%,毋須減價促銷。
另一出版社創造館最後一天也沒有大折扣促銷,只維持八折優惠,而今年銷售額較去年升7成。編輯許淑美稱,沒有再推出折扣,是不想已購買書籍的讀者不公平以及不想書展變成散貨場。她又認為,讀者低價購入書籍,只是當刻的購物衝動,並非喜歡真正作品,購入後亦未必閱讀,所以「執平貨沒有意思」。
田園書店負責人譚先生指今年銷量較去年約增加5%,但仍增加優惠,從昨日起加大折扣優惠至六五折及特設20元特價區,希望能吸引更多顧客。
而在三樓的兒童天地,不乏家長拖行李箱前來掃貨,但排隊人數就較前幾天有所減少。有售賣補充練習的店員形容有些家長「好癲」,「好多都十幾廿本咁買」,平均都會花費千元以上。
有最後一日來到書展的Kelvin指自己愛看心理學書籍,不論有沒有特價都會購買,因為「千金難買心頭好」,但亦會去看看一些特價書,合適的話亦會購買。
書展完結,書商可把餘下的書交給主辦方貿發局,局方會再把書籍送給不同慈善組織。曙光計畫是其中一個受惠機構,主席何峻維稱,會把大部份書籍捐給學校、教會等等,餘下的書會再義賣,款項將購買日常用品贈送低收入家庭。

一連七日書展今日閉幕。
一連七日書展今日閉幕。
書商指今年銷情理想。
書商指今年銷情理想。

造館最稱後一天也沒有大折扣促銷,是不想書展變成散貨場。
造館最稱後一天也沒有大折扣促銷,是不想書展變成散貨場。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