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青年網上接觸電子煙 最小九歲已吸食

2018-07-10 13:21

九龍樂善堂調查顯示,逾7成青年於網上社交平台接觸電子煙宣傳。
九龍樂善堂調查顯示,逾7成青年於網上社交平台接觸電子煙宣傳。

政府早前建議電子煙、加熱煙等新式煙草產品納入規管。九龍樂善堂調查顯示,有逾7成青年於網上社交平台接觸電子煙宣傳,近3成人接觸相關宣傳時,會對電子煙產品產生好奇。樂善堂促請政府制訂全面禁止電子煙的法例及時間表,並教育青年有關網上宣傳電子煙的誤導性。

九龍樂善堂於6月至7月期間,向本地在學青年進行問卷調查,收集1131份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電子煙宣傳除了見於文具店等實體店,亦透過社交網絡平台作宣傳,如Instagram,Facebook,Wechat及Youtube等。調查指,逾7成受訪青少年表示於以上網絡途徑接觸電子煙宣傳,近三成接觸宣傳時,對產品產生好奇,想加以了解。調查發現,有一成二青少年曾經吸食過電子煙,當中最年輕的僅有9歲,近半吸食電子煙的受訪者表示,最初出於好奇而選擇電子煙。

九龍樂善堂主席李聖潑表示,調查數據比例甚高,已響起警號,情況值得關注,「即是10個青年中,有3個對電子煙有興趣,有1個曾食過。」他促請政府在立法會休會後,制訂全面禁止電子煙的法例及時間表,並增設資源,推廣防煙教育。

今年27歲的Tom 表示,自己吸食傳統煙仔達9年,經朋友介紹下,曾嘗試吸食電子煙,最終因憂慮電子煙含化學物質而放棄吸食,「食左幾啖,不知枝煙的構造,有何化學物質。」他表示,不少朋友認為吸食電子煙較健康,有助戒煙,但一直未如所願,反變成雙重吸煙者。他指,現時不少地方出售電子煙,年輕人能輕易接觸產品,如旺角商場,建議政府立法全面禁止電子煙出售。

港大青少年戒煙熱線計劃輔導員溫偉軒表示,近年有愈來愈多青年由傳統煙仔轉食電子煙,當中不少人誤信電子煙是「戒煙、減煙的另類吸煙方法」,但礙於電子煙的吸食量難以量化,不少個案變得侍無忌憚,反倒加重煙癮。他指,有鑑電子煙以無煙味、低尼古丁等作標榜,較少傳統負面標籤,青年容易覺得產品新奇而吸食,「他們初初當玩具玩。」他憂慮電子煙成為青年吸煙的起步點,建議政府一刀切全面禁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