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天橋造價17億 路政署專業角度解釋「物有所值」

2018-06-22 09:15

天橋模擬圖片。網圖
天橋模擬圖片。網圖

元朗市明渠上將興建有蓋高架行人天橋,項目造價高達十七億元,惹起爭議,包括測量師學會等五大專業學會提出質疑,並提出造價僅9億的替代方案。路政署主要工程管理處處長盧國華今日接受電台電話訪問,直指明渠「物有所值」,言談間亦質疑五大專業團體方案的金額,是有基礎作出估算,暗示可能「報細數」。
盧國華解釋,十七億元造價有多個原因及有需要。他指出,元朗廣場都有天橋,距離青山公路主要過路處280米左右,2015年實地調查,繁忙時間達6200人,行人要迫出馬路,情況十分不理想。現時提出的天橋,連接西鐵朗屏站至教育路以南的高架行人天橋,全長五百四十米闊6米,較普通天橋長又寬,而且有溶洞,因此造價會比一般貴。但他強調,天橋興建後可吸引1.1萬人上天橋,地面人流減30%至4000多人,不用逼出馬路。
他以專業角度,逐點反駁五大專業團體的方案,首先指出方案欠缺大量細節,設計上沒有基礎作出造價估算, 暗示可能「報細數」。他解釋,專業團體的方案擴闊行人路地面,每邊擴闊3米,在明渠架空,還要打地基,其實等同將天橋「移到」地面,造價不會差很遠,而且通達性低,「要上上落落」。
方案不是不可行,但是功能上不夠高,疏導人流只能減至5300人,元朗區會繼續有發展,估算2027年有7500人行經該處,不能解決問題。
他最後指出,天橋絕對物有所值,「啲人要行出馬路,絕不理想,咁貴係有特定限制」。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