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地挖掘出明代「鎮遠橋」 當局完成搬遷保護

2018-03-29 19:25

山西政府昨日 (28日) 透過官方微博表示,2017年年底發掘的石拱橋「鎮遠橋」,目前已被搬遷保護,確保地鐵施工的順利進行。
「鎮遠橋」位於地鐵基坑和擬建解放路北大街跨線橋高架地基處,就應否在原址進行保護引起長期爭論,當局2月8日開始進行搬遷保護。中國國家文物局周日 (25日) 表示,將根據太原市的整體規劃確定保護方案,決定應搬回原址還是異地安置。
山西省政府透過官方微博表示,據山西省文物局判斷,「鎮遠橋」始建於明代,位於太原府城鎮遠門外的護城河,有關考古發現是明清太原府城防交通系統遺存難得的實物,目前「鎮遠橋」已被搬遷保護,確保地鐵施工的順利進行。
據了解,「鎮遠橋」是單拱磚石結構,過水拱券、橋面鋪路石及欄板石等清晰可辨,半橋長度15米,橋寬9米,拱券跨徑6米。乾隆《太原府志》卷十〈津梁〉記載:「鎮遠橋在北門鎮遠門外」,明清時的太原府城有八座城門,地鐵施工區在北大街和解放路交叉口,就是俗稱「大北門」的位置,正式名稱為「鎮遠門」。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