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再現瀕危物種「斑點長手魚」科學家估計最多增至80條

2018-01-26 09:58

澳洲一個科學家團隊日前宣布,他們在塔斯馬尼亞(Tasmania)東南部水域發現瀕危物種的紅色斑點長手魚種群,科學家早年認為該種魚類僅剩下10至40條,今次發現令估計的數量增加一倍至最多80條。

斑點長手魚,特徵就是長了「手」,所謂的「手」其實是指的它們腹部的魚鰭長得像手,而且很多時候在海床上會「步行」覓食,是世界上最罕有的魚類之一。目前已知的長手魚有14種,其中紅色長手魚體型很小,長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由於很少遊動,它們一生的活動範圍只相當於兩個網球場。它們産卵量極低,現在瀕臨絕種,只曾出現於阿普爾島(Apple Isle)的東南岸。

塔斯馬尼亞海洋及南極洲研究所(IMAS)近日接報,指在該處附近海域發現紅色手魚,因此上周派潛水員進行搜尋。他們花了兩天都沒有發現,差點打算放棄,一名潛水員谷巴(Antonia Cooper)表示,他碰巧在一堆海藻下看到一條斑點疣躄的尾部,其後再在海藻下發現多7條斑點疣躄,估計這群斑點疣躄有20到40條。在今次新發現之前,人們只在弗雷德里克‧亨利灣一處50米長的暗礁看見過紅色手魚的影蹤,今次發現的地點離該處幾公里,估計兩個地方棲息的紅色手魚數目相若。

科學家斯圖爾特-史密斯(Rick Stuart-Smith)指出,由於紅色手魚身長不會超過10厘米,喜愛匿藏在海藻下面,每次移動會衝前約50厘米就會停下來,所以很難發現其蹤影。他又表示,今次發現野生紅色手魚的已知數目,已足夠讓研究人員檢討捕捉牠們以作人工繁殖的可行性,以免牠們滅絕。此外,有關方面也正在討論保護紅色手魚的棲息地。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