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倡「補貼置業計畫」 政府成本價賣樓鎖定補價

2017-10-23 15:47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第3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報告,表示支持以「公私營合作」模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基金會認為讓更多市民擁有資產,讓市民在房屋升值時享受經濟繁榮成果,有助拉近貧富懸殊,解決社會矛盾。 因此基金會提出鎖定補價金額的「補貼置業計畫」,逐步將公營房屋以成本價出售,但住戶可選擇在未來將固定於購買時的地價補回,成為「真業主」。 基金會以市值400萬元單位作例子,假設售價為100萬元,300萬元差價為未來補價金額,差價在最初購買時鎖定。報告還建議為住戶提供誘因,如提前償還補價有折扣優惠,也容許分期還補價,或在單位市值下跌時,下調補價金額。 如計畫順利推行,基金會指30年後有75%家庭可成為業主。 有份參與研究的港大黃英豪政治經濟學教授王于漸提出,近年公屋單位增加但居住人口下降,同時劏房需求大增,是因家庭中子女為免超出入息限額而遷出,加上離婚率高,指讓市民擁有物業可令子女與家庭同住,亦可令離婚機會降低,他又指置業的市民一旦百年歸老後,都會有層樓留給家人。 建立時間:13:36 更新時間:15:47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