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发表第3份土地房屋政策研究报告,表示支持以「公私营合作」模式增加公营房屋供应。基金会认为让更多市民拥有资产,让市民在房屋升值时享受经济繁荣成果,有助拉近贫富悬殊,解决社会矛盾。
因此基金会提出锁定补价金额的「补贴置业计画」,逐步将公营房屋以成本价出售,但住户可选择在未来将固定于购买时的地价补回,成为「真业主」。
基金会以市值400万元单位作例子,假设售价为100万元,300万元差价为未来补价金额,差价在最初购买时锁定。报告还建议为住户提供诱因,如提前偿还补价有折扣优惠,也容许分期还补价,或在单位市值下跌时,下调补价金额。
如计画顺利推行,基金会指30年后有75%家庭可成为业主。
有份参与研究的港大黄英豪政治经济学教授王于渐提出,近年公屋单位增加但居住人口下降,同时劏房需求大增,是因家庭中子女为免超出入息限额而迁出,加上离婚率高,指让市民拥有物业可令子女与家庭同住,亦可令离婚机会降低,他又指置业的市民一旦百年归老后,都会有层楼留给家人。
建立时间:13:36
更新时间:15:47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