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與中大學者感到高興

2017-10-04 13:35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名美國大學教授奪得,在美國LIGO探測器及重力波探測方面作出重大貢獻。有份參與探測重力波研究的中大物理系研究助理教授黎冠峰表示,獲獎十分高興,三名教授為計劃發起人,得獎理所當然,團隊研究主要工作分析收集數據,就好比找拼圖一樣,要從數據找出特別的peak(頂點),證明有重力波動存在而並非「有人撞左一下牆角就係」。 重力波由愛因斯坦相對論一百年前預示,團隊成功探測到宇宙重力波,協助探討及量度字宙中近九成不會發光的物質。LIGO探測器在二零一五年九月,首次探測到宇宙重力波,來自兩個遙遠黑洞的相撞而發生。 黎冠峰表示,LIGO探測器探測到的數據主要由中大研究團隊去分析,自己則作為一個指導員帶領團隊,及檢查數據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正確性,而團隊內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會定期去外國進行交流活動。 黎冠峰稱得獎後心情平穩,因為已與上一次探測到重力波動的喜悅已相隔數月,後來與朋友傾談才發現,自己做事情是非常特別和有作為。黎稱,自小喜歡天文學,小時候常叫母親帶去圖書館逗留一整天,去看星星和天文相關的書籍,其後在大學遇到專門研究重力波的教授,對他講及研究有很多新見解,故立心向重力波研究發展。 團隊中其中一名成員,中大碩士生彭浚豪表示,在香港讀科學經常被親戚問及「會搵到咩工」、「有無錢途」等,而並非問為何有興趣讀科學。彭指出,自己大學時主修物理,在畢業論文中遇到黎教授,可謂亦師亦友,啟發了他在重力波方面興趣,故留在中大就讀相關碩士學位,加入重力波研究團隊,能獲得是次諾貝爾殊榮相當興奮。 今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名美國大學教授奪得,分別是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教授魏斯、加州理工大學教授巴里什及索恩。瑞典皇家科學院讚揚三人,在美國LIGO探測器及重力波探測方面作出重貢獻。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