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過來人遠離吸煙朋友有助戒煙

2017-05-31 14:33

適逢今日是「世界無煙日」,衞生署公布,將與美國著名醫療機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合作,於下半年推出「網上煙草依賴治療培訓課程」,供參加計劃的私營家庭醫生在網上學習所需的戒煙技能及知識,包括最新戒煙方法、個案分享,如何應對病人覆發情況等,其後需通過考核才獲頒證書。 77歲的韓先生,因在夜總會工作,自17歲開始日食4至5包煙,直至1989年因肺炎及聲沙求診時,才赫然發現已患上喉癌第四期,之後曾戒煙一個月,但又重回香煙懷抱,直至病情惡化,才下定決心戒煙,同年接受手術。要成功戒煙,他坦言,除了要有決心,還要遠離吸煙的朋友,若身邊有朋友或其他人吸煙,自己可吃喉糖取代之,及要行遠些,以免吸食二手煙。 雖然他已戒煙,但吸煙的遺害仍陪隨他。他現時說話氣若游絲,需靠「小喇叭」擴大音量,癌症已擴散至淋巴,經接受化療後亦患上肺炎,他多次強調,吸煙禍害多,建議煙民及早戒煙。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主管李培文透露,該培訓課程需時3.5小時,同期會推出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資助讀畢課程的私家醫生為吸煙人士,在2個月內提供6至8次的戒煙輔導;每次資助額約$200至$300,實際資助額有待公布。 李又說,現在仍討論按次向醫生發放資助,還是完成整個療輔導療程才付,他個人則傾向完成療程才發放,並指外國成功戒煙率只有2至3成,本港則有4至5成,只要吸煙者完成療程,即使未能成功戒煙,醫生也可獲發資助,暫傾向一名吸煙者只得一次資助輔導療程。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引述世界衞生組織數據指,現時每年約有超過700萬人因吸煙致死,估計至2030年相關死亡數字會大增至每年超過800萬人。香港方面,整體吸煙率由80年代的23.3%下降至2015年的10.5%,據本地研究顯示,本港與使用煙草相關的死亡數字每年有近7000人;引致健康相關的經濟損失達55億元。她呼籲吸煙者盡早戒煙。 李培文說,吸煙可致陽萎、慢性肺阻塞、衰老、末稍血管疾病、心臟病甚至死亡等,吸煙者會比非吸煙者短10年命。同場出席的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講座教授林大慶亦表示,據世衞數據顯示,每2個「煙民」,就有一個會早死;最新海外數據則指,不論男女,每3個「煙民」就有2個會早死,而吸煙長者死於肺癌的風險亦較非吸煙者高4.21倍,惟只要在40歲前戒煙,便可避免相關健康風險達9成。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