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Online:蛋黃有血能否進食 食安中心拆解「蛋的疑惑」 

2017-04-27 10:27

蛋蘊含豐富營養人人知,一日三餐很多時都離不開蛋。美食家兼專欄作家蔡瀾曾經講過,別少看一粒小小的雞蛋,平凡菜式如水煮蛋,最考廚師功力。煎雙蛋、太陽蛋,炒蛋是港式茶餐廳招牌早餐。 不過食蛋到底是否安全,不少人都有疑惑,相信很多人都試過見到蛋白混濁、蛋黃有血絲、熟烚蛋去殼後蛋黃有灰綠色圓環、炒蛋後蛋白呈微綠色,心中總有疑問:「係乜黎?食落肚怕唔怕架?」食物安全中心在facebook一篇《藏在50克的(蛋)冷知識》,就為大家拆解「蛋的疑惑」。 點解叫做《藏在50克的(蛋)冷知識》,因為市面上的雞蛋一股重量為50克一隻。食安中心列出5點,一一為你拆解謎思,首先1粒約重50克水煮蛋去殼後蛋黃有綠環,是因為蛋在水中加熱時、蛋白中的硫化物與蛋黃中的鐵反應、蛋黃與蛋白接觸面呈現灰綠色是正常現象、蛋可安全食用。 至於蛋白混濁不清,原來是新鮮蛋的跡象,相反蛋存放愈久、蛋白愈清。蛋黃上粘血絲或血斑,是蛋黃形成期間、如果母雞產卵管受損或破裂出血,血液可能粘在蛋黃上,「血斑蛋」 同樣是可安全食用。最後蛋白有線狀物,這是卵帶,用以固定蛋黃於蛋白中央,可安全食用。另外,雞蛋儲存溫度愈低,加上存放時間愈久,愈容易出現「假蛋」現象。 經過食安中心解釋後,網民都表示:「安樂晒,以後唔會再亂諗,可放心食蛋!!!」不過要謹記,蛋都係食全熟好!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